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节  (第3/3页)
秀,可是她知道,她只是在等一个人……    此时的郭府——    郭况换上了从未穿过的粗布衣,同阿郑背了小包,又用黄泥抹了脸,方从后门而出。    郭主这一日,便急急忙忙寻医问药,调动阖府人忙碌起来,彻底转移了众人的视线。    “阿郑,阿郑,走了好久,你怎么一句话也不说?”郭况走的脚疼,终于忍不住道,“你是哑巴吗?”    阿郑还是不理他。    郭况终于垂下来头来:“其实,我想我阿姐和阿母了。我还没同她们道别呢。”    “将军夫人端起酒杯了!”有人激动的喊道。    郭况不明所以的回头,正看到城墙之上,自己的阿姐站在那里,衣袂飘飘,观之若仙……    他看到她仿佛是朝自己笑了一下,唇齿张合间,仿佛在说着什么。    隔了那么远,他根本听不到,也看不清楚。    只那一瞬间,他忽然懂了。    他回头,看着阿郑笑出了眼泪来:“阿郑,你看,阿姐在特意同我告别呢。她一定是在说,‘况儿,我在等你回来’。”    第12章    更始二年四月,刘秀纳前将军耿纯建议,留一部兵力监视巨鹿,率主力猛攻邸郸,连战皆捷。王郎请降,刘秀不允,激战20余日,于五月初一夜攻破邯郸,追杀王郎。 战后,更始帝遣使立刘秀为萧王,令罢兵回长安。刘秀已在河北站稳脚跟,掌握一批精兵强将,遂以自取天下为明确目标,婉言拒绝更始帝征召,自求发展。    “快将那几字抬下去。”葵女站在牛车前,指着那搁在牛车最上头的那几子道。    “诺。”仆从慌忙上前,抬了那几子下来。    “再加几个软垫,路上娘子恐是要用的。”葵女又道。    “诺,”那站在一旁的婢子慌忙应了声,扬声道,“加几个软垫!”    “时令的果子准备好了吗?”葵女道。    “已然好了。”旁边的仆从答道。    ……    *看着这一派井井有条的忙碌,眼中带了羡慕:“葵女,我真是太羡慕你了,这马上就要到邯郸了,我长了这么大,还从来没离开过这里呢。而你却是要跟着娘子去邯郸了。”    葵女看了看她:“这一路兵荒马乱的,我却是更羡慕你。”    “咱们换换吧。”*忙道。    葵女看了她一眼,继续张罗:“多备些糕点,就娘子新研制出的那种,娘子路上恐是要用的。”    “诺。”    ————    郭主看着外头的那片忙乱,在看看女儿,一时竟有些不安:“通儿,不能不去邯郸吗?这兵荒马乱的,你才14啊。不能和将军在通融通融吗?”    这随军哪里是好玩的?阴氏女聪明,20嫁过去尚且不从军。通儿这娇生惯养的,哪里能够……    郭主心头一时柔软如麻:“想必,这也没有影响吧。”    “阿母,”郭圣通心头感概,上辈子,她是心甘情愿要跟着刘秀从军的。这辈子,她少了那份上赶子要倒贴的热络劲儿,看的更明白了,但结局却无法改,“阿母,邯郸初定。民心不稳,此时合该我跟着将军去。为他打理后院之事。阿母,女儿知道自己的本分,女儿不是阴氏女,刘秀娶女儿本就娶得不舒心。女儿不能托大。”    “你这段日子随跟着我很是学了些庶务。做的也很有模样,但……”郭主说不下去。理智告诉她,郭圣通做的没错,可是——    “况儿走了,你也走了。郭家,只剩阿母一个人了。”她笑的有些苍凉,“是了,你是对的,这都是为了郭家好。”    郭圣通鼻头发酸:“阿母,女儿不孝。”    “胡说!”郭主严厉道,“你哪儿不孝?这话也是乱说的?我的通儿,哪里不好了?阿母不愿听人说阿母的女儿不好,哪怕是你自己,阿母也不愿。阿母的女儿,本来就是这世上最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