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登门  (第2/3页)
渊。    她一心与邵西泽共赴黄泉,却背负着穆临渊的救命之恩。    生死两难。    ……    容钰紧了紧抱着容华的手。    她要试一试,这辈子能不能与上辈子不一样。    若失败了……    又如何呢?    再差,大概不过是上辈子那般。    ……    这日下午,容钰便借口玩耍带着宝瓶从后角门溜出侯府,两人捧着张简笔地图纸问了几回路,才好不容易寻到一个巷口处。    那巷子狭窄且不平,地上积着脏水,行走在此间的人大多衣着破旧,小心翼翼而好奇地打量着她们主仆二人。    容钰静静地看着这巷子。    这样一个地方……    在这巷子里走上一回,她脚上的绣鞋便算是毁了。    宝瓶一边仔细看那简笔图,一边念叨:“这图纸是从送穆公子回住处的王二处要来的,应当不会错,可穆公子怎么会住在这样的地方……”    “不是说穆家世代行医?穆公子怎么会连旅店也住不起……”    此处,正是穆临渊的住处。    穆临渊医术精湛,却为什么连住旅馆的钱也没有?    因为,医者的钱出在病人身上,而穆家人不愿多收患者半文诊金。    容钰提起裙角,抬步踩进脏水里。    宝瓶咬咬牙,脱下鞋袜抱在怀里,光着脚跟上了她。    穆临渊暂住在这巷子尽头的大杂院里头的一间小屋里。    容钰叩了叩门,很快,一个身材瘦削、身穿泛白灰布衫的少年开了门,问她:“请问小姐何事?”    容钰抬头看向穆临渊,眼前的人与她久远记忆里的印象逐渐重叠起来。    穆临渊……    上辈子,容钰对穆临渊的心态有些复杂。    她感激他救了大姐姐的性命,可又心绪难平。    这意难平,须从国事说起。    大周开国百年,天下一统,四海升平,唯独西北缺了个角。    那角叫燕云城,被本朝开国前北边的小国主割让给辽国。    大周建国这百余年,西北战事不歇,却始终未能收回燕云城、彻底止戈。    本朝武成三年,皇帝御驾亲征,以邵老将军为主帅,率十万大军远赴西北,誓要一举攻下燕云城。    结果却大败而归,邵家出征的男儿全部战死,方才护得皇帝平安回京。    三年后,四皇子亲自押阵,邵家年轻的小将军挂帅,率二十万大兵,再次北征。    倾大周举国之力,聚大周万民之心,二次北征初始的势头很好,接连传回捷报。    最后,却还是败了,邵小将军战死,四皇子身受重伤。    两次北征,消耗的不仅是大周的兵甲、钱粮,还有积累百年的将才。    朝中一时竟无人能扛起西北军防之重担。    在这样的情况下,穆临渊弃医从戎,一介书生披上战甲,竟果真每每击退辽人进犯,护得西北百姓安宁。    可想而知,穆临渊有多高的声望。    这正是容钰介怀的地方。    穆临渊的声望,最后全部化作了端王的荣光。    因为,人人都说,穆临渊是端王慧眼识珠、不拘一格提携的人。    可端王怎会知道穆临渊?    因为容滢知道穆临渊。    容钰并不清楚上辈子的容滢与穆临渊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交集,但她记得,上辈子容滢曾劝说父亲务必周到招待穆临渊。    那个时候,穆临渊手里有婚书的事情在侯府已然人尽皆知,人人都觉得,如果穆临渊坚持求娶侯府小姐,那么嫁给他的必定是容滢。    论嫡庶,论年纪,都只有容滢合适。    所以听了容滢那劝说,当年的容钰竟天真地以为容滢是在为她未来的夫君求情。    其实,即便只有这一件事情,亦足以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