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三千宠爱  (第1/2页)
    容府祠堂的西侧依次是容晔、容温的院子。    容温的院墙边种着一丛端直挺秀的紫竹。    邵北城越墙离开容府后,一个蹲在容温的院墙上、借竹丛遮身的少年站起身来。    那少年的身手亦极好,轻巧的几个跃落,最后进了西正院,停在容滢卧房的后窗边。    他先朝左右看了看,确定无人后伸手轻轻扣了扣窗棂。    很快,一个丫鬟从卧房里打开后窗,那少年便翻窗进屋。    闺房里,淡雅出尘的白衣少女手里握着一册书,坐在小桌边。    见少年走进屋内,她对他点了点头:“凌少爷”,又示意他落座。    少年看了她一眼,便移开视线,在桌旁的小圆凳上坐下。    尽管移开了视线,脑中却全是她的模样……    她生得极好,幼时玉雪可爱,如今逐渐长成,尽管衣饰简素、神情冷清,却难掩国色天成。    少年喝了口茶、平复心绪,招呼道:“二小姐。”    容滢放下手里的书册,问他:“可有异样?”    少年答道:“起初贵府的夫人与大小姐都等在祠堂门外,后来大小姐劝回了夫人,独自等在门外。”    “祠堂里倒安静,我本打算看上一眼,可后来邵家三公子去了,三公子呆了片刻便走了,我担心被三公子察觉,就直接回来了。”    容滢“嗯”了一声,静默地想了一会儿,才开口道:“装痴扮愚这么多年,我从前倒真是小看她了……”    “又是帮大姐捐金守节,又是引来邵家三公子夜探祠堂……难不成我这三妹妹想做国公夫人?”    “只是,她不该把主意动到我身上,我谋划募捐一事,岂是为了给她做嫁衣?”    “她敢借我的东风,我便要让她知道,国公夫人岂是那么好做的……”    她收起眸中的冷意,对眼前的少年浅笑道:“凌少爷,多谢。你身为堂堂藏剑山庄的少庄主,却总是为我做这些微末小事……”    这少年正是武林大家杭州藏剑山庄凌家的少庄主凌寒。    凌寒看了看容滢,劝她道:“二小姐,为了打窝老鼠碰碎玉壶不是聪明的做法,若你现在改变想法,还来得及收手……”    容滢制止了凌寒:“多谢少庄主一片好意,但,我此生必须做成那件事,也不想牵连他人,您不必再劝我了。”    凌寒便不再开口,他惋惜地看着容滢,叹了口气。    容滢亦叹气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收手又谈何容易……”    “少庄主你便看着我,能走多远吧……”    ……    是夜,皇城禁宫。    皇帝在养心殿翻阅奏折。    一个华服宫妆丽人带着随从走到殿外。    内官立即层层通报,最后,侍立在皇帝身边的魏公公恭敬地禀道:“陛下,贵妃娘娘亲自给您送汤点来了。”    皇帝放下奏折,声音温和:“请贵妃进来。”    殿门开启,徐贵妃亲自双手端着个小汤盅,走进殿内。    出身卑微却扶摇直上,因独得帝宠而福荫族亲。    贵妃娘娘所居的寝宫名唤关雎宫,皇帝每月大半的时候都宿在关雎宫。    贵妃娘娘从前是宫女的时候,结识了一个名叫贺归云的御膳房小姐妹,那贺归云出宫后开了家酒楼,便是如今京都城里、乃至整个大周声名最盛的归云楼。    贵妃娘娘的生辰是八月初一,皇帝便把八月初一定为游园节,让万民同乐、共贺贵妃。    太子幼时进学,随阁老学文、跟邵家将军习武,还有二皇子、三皇子、勋贵子弟等一众伴读。    后来四皇子进学,亦是同样的规制。    甚至,连昭怀公主也与四皇子一起跟着阁老读书,六皇子却独自在宫外的国子监进学。    因着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