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外面风雨飘摇,生意不好做啦 (第5/6页)
理事长啊,你和华尔街折腾来,折腾去,虽说是将华尔街打翻在地,堪称中华金融史上的第一人,可对咱们实体经济这一块,冲击也不小啊。现在全球经济都被你和华尔街、中东财团的乱战打翻了,大量订单取消,别的不说,就连我们华腾工业体有很多私企国企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外面的企业是什么情况,你也可想而知。今年,我估计咱们的全财团营收是要下滑了。” “不一定,这一次的两-会新增的财政预算还是不低的,政府增加赤字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国内很多大工程都要加快,内陆核电站都要启动了。咱们江州就申请了一个核电站项目,我估计年内批复的可能性不低,即便内陆核电站暂时不放,沿海核电站加快建设,国内高速高铁扩建的势头都会增快。”郭永哲显得很有信心,和李达霄的意见相反。 “老郭啊,你这是光看国内的情况,我们华银财团和整个华腾工业体在海外的投资规模不小,产值占整个工业体的1/3啊,这些海外投资又有70%集中在目前最困难的欧洲。” 李达霄真正想说的事情并不是这些,而是另外一件事,他只是负责转告徐腾,“首都那边的说法,中央财政今年可以扩大的规模终究是有限的,未必能达到效果,希望我们扩大投资规模,具体的项目可以走快通道。另外,现在铁矿石的价格降幅大,所以有两个提议,一是希望我们能配合国内钢铁企业扩大海外铁矿投资,减少对国际铁矿石巨头的依赖,特别是针对国企的海外投资需求;二是希望我们牵头,和各省做交易,和民企谈判,抓紧现在的有利局面,利用这个全球大宗商品低谷周期,快速整合国内的钢铁工业,达到规模化,集中化的特点。” “行。”徐腾很干脆的答应了,这一次的g20峰会,政府肯定是要为华银财团站台说几句公道话,将两次金融危机定性为国际金融秩序的失衡,归根结底是全球各大经济体都没有认真负责的推进结构改革,国际市场缺乏合理合适的投资空间,只能集中向大宗商品市场波动,最终导致了泡沫危机的发生。 中方也要严肃告诫各方,在这种全球性的危机时刻,不要搞贸易保护和对外封闭,要团结一致,共度时艰。 现在全球反华银财团的国际社会舆论,只是一种浪潮,很快就会过去,就像次贷危机时期的反华尔街,民众只是愤怒一下罢了。 徐腾真正的担心是欧盟、南美这些国家为了避免激怒民众,采取长期性的保守排外策略,不敢承担精英层应该承担的历史重任。 这就一定需要政府的强力搏弈,迫使对手识时务为俊杰。 政府和财团之间的配合就是这样,互为里表,互相支撑,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华银财团要在国内投资哪些项目,要投资多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什么样的长期规划。 因为徐腾一直在国外,这些事都是李达霄负责筹备的,徐腾就直接问李达霄,“我们现在找到了多少合适的项目?” “万博集团申请投资自运营两条高铁线和7条省内高速公路、2条跨省高速公路,另外就是印尼高铁和泰国高铁的竞争,我们肯定也得介入。华腾置地准备提交一个首都新区计划,但是俞总和孙鸿宾都不确定现在能不能大规模购地,前两年,我们买地的规模就很大,没想到这一下砸的这么狠,要不要继续开工都很难确定啊。”李达霄头疼的事情还是很多的,过去,这些都是徐腾决策。 徐腾毕竟是东家,做错了决策也没有什么压力,李达霄是掌柜,就不敢轻举妄动。 “国内地产业的投资既要稳,也不要怕,未来十年左右,维持在6%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二十年内保持在5%左右增长也没问题,为什么要怕呢?”徐腾觉得这个问题已经不用反复强调了,大家比较怕,主要还是今年的春季年会,他没有回来,没有他点头,几家地产公司看看目前的销售情况,心里多少还是担心的。 “对了,莞州的项目要抓紧,不用担心地价,工业产值升起来,总归还是能赚到的。”徐腾现在的想法是围绕珠三角的大湾区域,对莞州经济进行升级改造,大规模扩大机械人化和高科技化。 在中国发展工业和科技产业,地永远是没问题的,只不过是从一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城市罢了。 深州的经济产值发展,目前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地价太高了,其实这种高科技产业集群区,最怕就是高地价,像纽约、伦敦这种城市想要发展高科技,难度就非常大。 所以,英国的高科技制造业中心在伯明翰,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中心则在硅谷,但是,这几年的硅谷地价也太高了。 徐腾的想法就是由华银财团牵头,将一半的高科技产业迁移到莞州,同时,提笼换鸟,发展深州的金融产业。 这个事,深州不会有太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