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两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 (第1/2页)
确定了楚国接下来的内政方针后,熊槐又关注起宋国的事情来。 宫中。 熊槐召来刺史令陈轸,问道:“贤卿,宋太子回国后,宋国可有动静。” 陈轸笑道:“大王,探子回报,太子贞返回宋国后,果然就宋王送医者给齐王看病一事,与宋王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同时,宋王暗中讨好齐国的事情,也在我们的推波助澜下,迅速传遍了整个宋国。 现在,宋国人几乎都知道了,一旦齐国来攻,那宋王就会向齐国割地称臣求和。 而且,太子贞也顺势将他来楚国求援失败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宋王。 如今,宋国群臣有许多人都在埋怨宋王朝三暮四。” “好,好,好。”熊槐闻言顿时露出了喜色。 所谓见微知著,他从齐王地在遭遇田甲谋反一事的处置中,已经确认齐王地这个人极端自负,根本就不会一个能自省的人。 而一个不能自省的人,在源源不断的胜利下,他必将从一个骄傲走将另一个骄傲。 想着,熊槐又问道:“齐国那边情况如何?是否有出兵伐宋的迹象。” 陈轸摇了摇头:“大王,齐国距离寿郢遥远,消息传回还需要一些时间。” “既如此,那就算了。”熊槐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然后问道:“贤卿,最近太子除了处理国事意外,还在干什么?” 陈轸想起太子横来,顿时一怔,然后应道:“回大王,最近太子频频去太学拜访诸子,向诸子请教治国之道,并且还邀请诸子去太子府用事。” 说完,陈轸立即小心翼翼的看向楚王。 太子去太学跟楚王抢大贤这事,一个不好便会引起楚王的忌惮。 是以,他开口后,便已经想好了为太子开脱的理由。 毕竟···国赖长君。 熊槐一听,立即笑了笑,然后看着身前也快满头白发的陈轸感叹道:“寡人老了,贤卿也老了,令尹也老了。左徒虽然年轻,但寡人一直担心他慧极而伤,不能长寿。 一旦我们这些老家伙不在,何人可辅太子?” 说着,熊槐喜道:“现在太子能自己去寻找大贤辅佐自己,那寡人就不担心了,楚国后继有人矣。” 陈轸一听楚王不仅没有不快,还隐隐流露喜色,心中一松。 看来楚王内心中也是认为国赖长君的。 也对,以楚王之贤明,又岂能废长立幼呢! 此时,熊槐突然问道:“贤卿,那最近可有大贤投奔太子?” 陈轸一听楚王询问,微微一愣后,应道:“回大王,目前太学之中,已经有申子、登徒子、曹子等三人投靠了太子。” 说完,陈轸又在心中轻轻一叹,为太子感到十分惋惜。 从楚王的话中,他知道楚王对太子大肆招募贤者,是不在意的。 可是,他却知道太子招募大贤却是去错了地方。 太学乃是楚国大贤除朝廷外最多的地方没错,太学诸子许多人都批评过屈原唐昧,也抨击过反对派祸国殃民没错,太子想要避开变法派与反对派的漩涡,从中立的人寻访贤士也没错。 但错就错在,太学虽然对所有人都是持抨击态度,看上去保持中立。但实际上,太学却是变法派的核心基地,为新法源源不断的输送了大量基层人才。而不久后的未来,这些人会有相当一部分,会向高层发起冲击。 而且,太学诸子虽然老是抨击屈原唐昧做的不对,但那却不是反对变法,而是反对屈原等当权派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