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9节 (第3/3页)
根据这五方面的人才,再讨论如何用好这些人才,将这些人才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等等。 其中有些观点,是朝中大多数官员都知道的,也是这么做的。 关键是,在此之前,没有人将这些集结册,周云川启了先例。 更重要的是,周云川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形成完整的理论,还可以被具体执行。 知人论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现在周云川为这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制定了可以评判的标准,也提供了可以操作的具体办法。 哪怕这些观点里面有不少偏颇,也有不少谬误,但是办法新颖,也给吏部选才提供了一条思路。 周云川这本薄薄的册子,与其说是一本鉴才用人的册子,不如说是吏部主官考核官员的办法。 到了这个时刻,汪印终于明白周云川为何会成为吏部尚书了! 想必,就是因为这本册子,就是因为他独特的鉴才本事! 吏部尚书,所做的便是这样的事情。 即使周云川只是一个四品的泰州刺史,但从这册子上的观点来看,其已经具备了吏部上疏的素养和能力! 再加上皇上对周云川如此赞赏,若真的有了某个契机,那么周云川一飞冲天,成为皇上心腹中的吏部尚书,这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此时,永昭帝龙心大悦,下令道:“来人,看赏!朕要对爱卿重重有赏!” 永昭帝金口已开,周云川所得到的赏赐自然不会少。 除了物质赏赐之外,永昭帝还令周云川一直留在御帐里,时不时询问他的见解,就连其他官员前来禀告的时候,永昭帝也对垂询周云川。 如此一来,在前往茂岭谒皇陵的路上,周云川便成了皇上跟前的大红人,似乎连汪印都比不上了。 汪印冷眼看着周云川的一切,可是缇骑禀告其毫无动静。 他心里有些疑惑,虽然周云川有这样的本事和能力,但要成为吏部尚书,仅仅献芹肯定是不够的。 周云川想要成为吏部尚书,还必须有一个独特的契机。 这个契机,会是什么呢? 皇陵越来越近了,汪印与预感这个契机很快就会到来,他静默等待着。 第344章 契机 大祭队伍仍旧在茂岭的深山密林里行进,一路仍旧是崎岖险阻,所见皆是树木山鸟,漂亮的景色依旧引不起帝王的兴趣。 但是因为永昭帝有了解闷的办法,加上周云川等官员表现上佳,永昭帝的心情渐渐变得好了起来。 虽然随行官员都感到疲惫不堪,但因为皇上的好心情,也因为皇陵越来越近了,大祭队伍反而有了不一样的兴奋。 让人看得见希望,希望就在眼前,总是很让人振奋的事情。 左翊卫大将军简靖安的心情反而越来越紧张了,左翊卫士兵的守卫也越来越严了。 皇陵越来越近,意味着大祭的目标就到了,意味着左翊卫最重要的任务就到来了。 左翊卫要守卫皇上的安全,确保皇上顺利完成这次大祭,因此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而大祭过程中,会发生些什么,谁都不知道。 简靖安及左翊卫所有人都严阵以待。 其他人却不像简靖安这样,眼见皇陵就到了,有的人心思渐渐泛络了,其中就包括有五皇子郑繁。 郑繁跟随永昭帝前来谒皇陵,可是这一路上,他所遇到的情况,和他出发之前所想象的太不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