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6章 归心似箭 (第3/3页)
以如果国家要建这个特别区,就用地皮出资,给出使用期限99年的政策……各种免费免税政策跟上,相信一定会有国外一流大学进驻。” “最关键的,国家能得到什么好处?在商言商,你投进去那么多的钱,怎么回笼资金呢?”领导问。 “培养人才,优先就近在工厂试验,应用高新科技,最关键的知识产权归港城,一定能催生出一个超级科技之都,而四年后它会直接属于我国。” 看了那位一眼,老人家的目光很冷,“最重要的,是给港城人以大家大业之感,就像儿子成年,结婚生子要分家另过,你当爹的给了他一块地盖房一样的感觉,中国人重地。这个,我以前都没有想到,这个政策将是去掉地域隔阂最佳的选择!就算中国硅谷特别区的大饼搞砸喽,到最后我们也能心人合一的收回一个完整的港城。最多,也就是损失了小枫的一大笔钱而已。” 三位领导努力的想着这话中的意思。老人家却一弹手指头,“而且,只要我们全力的支持他一下子,让国内的大学去那里建分校,把一些非密级与商民用生产有关的研究院所迁过去,再有超好的政策,国外的一流研究机构就冲着神秘的大陆市场也会趋之若鹜。这件事,就按这个说法,基本定了方略,我想他们很快也会来吹风,这事就顺水推个人情——这件事,没准还会撼动台岛对岸,与国之统一、与国之经济、科技发展,都是足够价量的大事情,所以,我建议,这个圈再大一倍!” 这一笔下去,东莞的一半就成了另外的命运。第二天,港城商联来了五位代表,以年近七十的霍老为首,正如日中天的李家长为副,联名来支持韩枫的特别计划,带来的一揽子计划,其中资金投入量果然达到计划中的150亿美金规模,这已经是十家为主的商联能拿出来的最大诚意。 当然,是分五年投完,包括基建、迁移,建路等等比韩枫比划的计划全面百倍,除了没有落地之外,甚至提出了百所高校、五十所高等研究院的计划……反正不要钱,异想天开才能坐地还钱。 “区域内原住民就地安置……” “自由进出权……” 一经确定,随即更新的研究和商讨开始展开,而1000余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港城全部行政区面积,相当于另一个香港的大小……来自港城的人无不激动万分! 他们真没想,国家这么慷慨,说给地就给地了! 不管还有什么附加的条件,那都不是问题——而港城获得了无比巨大的开发区域,至少再有五十年的开发,这地盘都足够了吧? 韩枫之名——可然是奇迹化身。 这件事内决只用了一周,而人大通过,是以专门召开一次会议的方式立通,之后政治据、国务院、部门都是以闪电一般的速度批就。 第二十天的时候,全国雷动,全港疯狂,全世界之为震惊! 还未回归,这个弹丸小城,被世人诟病发展受限没地盘的东方之珠,一夜之间又多了一个香港大小的地盘,虽然这地并不是给了这座城,可是这座城里的人可以无障碍的进出,可以在那里筑巢,就业,投资建厂…… “中国再次给港城构设了另一个百年发展大计……” “港人归心如箭……” “港城将获得千年未有发展际遇期,将从金融、地产业为主的集群式产业向综合发展模式跨域!” 回归后的第二天,特别区将交由港城政府全权管理,将加急研究特别区法律以和国际全方位接轨…… 这20天里,韩枫完成未来科技,未来电子设备两大公司和研发基地动员,李开复完全支持离开政治中心,这一年来的工作中,他已经发现京城的局限性,各种制约条件太多,而韩枫这个百年硅谷计划正是他来之前所期盼的,没想到仅一年之后,韩枫就付之以实施,他怎么可能不支持? 同一时间,各大高校接到了不计条件不讲价钱的动员令——到祖国最需要的南疆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