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眼着迷 第82节 (第1/2页)
就在她快要把自己屏得昏过去的时候,他鼻息漫不经心逸出一丝笑,退开脸。 许织夏脑子还是空白的,他掌心落到她头上,揉了揉她的头发,那熟悉的不温柔而又恰如其分的力度,揉得她脑袋轻晃。 “收拾好了下楼吃饭。”他若无其事走出卧室。 许织夏僵在原地,他一走,她就倏地呼出闷窒已久的气,乱着呼吸,下意识去捏自己的耳垂。 不知不觉,变得好烫。 ——赶deadline那几天,有一次没有梦到博导,梦到了一个女孩子。 ——那个女孩子是你。 斯坦福毕业晚宴,谈近也说过相似的话,可她当时只是讷讷地指住自己,问他是不是告白。 这次换作哥哥,她变得不一样了。 那顿晚餐,他们都稍显安静,不过他本身就寡言,乐意了讲两句,没兴趣就不搭腔,周围人都习以为常。 晚餐后,谈近去酒店,许织夏出门送他,顺便陪蒋冬青散步。 蒋惊春拉着纪淮周在家里喝酒。 从前在棠里镇,他们就是酒搭子。 老人家宠溺孩子,在投喂这方面似乎总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经过岔路口那家梅花糕店,蒋冬青就要去给许织夏买,许织夏劝不住,只能笑着等。 谈近在这里告辞。 “学长在金陵师大待几天?”许织夏随口说了句分别前的寒暄。 “三天。” “三天都有学术会议吗?” “对。”谈近想了想:“今年金陵师大学术会议的主题是,心理学史中的爱与艺术。” 许织夏投过去新奇的目光:“爱与艺术?好特别的主题。” 谈近笑说:“感兴趣的话,跟我进去听?” 岔路口偶有自行车驶过,许织夏安静几秒,莞尔摇了摇头:“可能学再多的理论知识,我也没有办法理解什么是爱。” 他们在精神层面总是有着高度契合。 比如她平静地寥寥两句,谈近就意会到她背后的别样情绪:“是不是有话想说?” 许织夏双手在身前握了握,斟酌了会儿措辞,她扬眸,真诚地望进他的眼睛:“对不起学长,我感觉自己对待爱情的心态,还是特别的不成熟。” 话至此,某些答案不言而喻。 谈近花了点时间接纳了这个结果,眉前落着细碎的额发,眉下的一双眼依旧温和:“对不起是犯错的时候说的,你没有错。” 许织夏牵出内疚的笑:“谢谢你的告白。” 为了不让气氛变僵硬,也为了不让她愧疚,谈近打趣道:“我有点后悔今天的偶遇了。” 许织夏略有些窘迫,抿唇笑了下。 但他们的共识不谋而合,朋友也是亲密关系的一种,谈近和她的交流始终自然:“我能知道原因吗?” 蒋冬青在那时拎着梅花糕回来,见他们还有要讲的话,就把梅花糕塞给他们,笑呵呵地说你们年轻人聊,她走不动了,先散回家。 于是许织夏陪着往酒店又走了一段。 颐和路梧桐树的枝桠下,路灯光昏黄柔和,照在人行道,怀旧又静谧。 许织夏的声音飘散在夜风里:“……我好像在一个人身上陷入了个怪圈。” 谈近温声:“不介意的话,我很乐意听。” 他们在路上慢慢走着。 许织夏望着地面,瞳孔没有焦距,迷茫地散开:“他是我很重要的人,重要到离不开的那种,后来他离开我了,变成了另一个人,我知道他也很无奈,他也没有办法……可是我喜欢的,是以前的那个他。” 音量渐渐弱下去,三言两语实在讲不清,许织夏放弃了,难堪地看他一眼:“太绕了。” 谈近轻笑摇了下头,引导她问:“现在这个他呢?” “现在这个他……”思绪牵引回到黄昏的卧室,许织夏想到自己那时莫名脸红心跳,头脑更混乱了。 她沉吟半天,只说出一句:“也很重要。” 谈近思忖片刻,话题突兀一转:“记得小学语文缩写句子的口诀吗?” 许织夏回眸,满眼疑惑。 见他笑了笑说:“不管是以前的他,还是现在的他,只留下主干,缩写后的句子是……” 谈近语气肯定地给出她答案。 “你喜欢他。” 许织夏心里激灵了下,不由止住脚步,视线抬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