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1节 (第5/5页)
可能卖掉大冶铁矿的,因为这大冶铁矿的矿石要用于偿还日本的债务;可没想到一转眼大冶铁矿居然就拿到手了。 “这不奇怪,他原来就是这样的,”蒋介石毫不惊讶的说:“只是现在这局面怎么控制?就这样乱下去?要是日本一怒之下发起全面战争怎么办?” 这个问题才是蒋介石最担心地,局面一旦失控。日本发起全面战争。国内剿匪,整顿军队。西南开发都还没有眉目,拿什么抵抗?怎么抵抗?抽调八十七师北上已经削弱了南京地区的防御,已经是在冒险了。 “是不是让各地制止过激行动?”杨永泰忧心忡忡的建议道。 “上海方面的日军有什么动向?”蒋介石问林蔚。 “除了增加了几条军舰外,其他没什么更大的举动。”林蔚答道。 “报告校长,西南开发队,庄文革电报。”萧赞育进来报告道。 “念。” “各地反日情绪高涨,此举有利有弊,有利在于可进一步凝固民心,团结全国民众;不利在于,有可能促成全面战争提前爆发,故学生建议请美国或德国调停,以达成停战。” “看来他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担心。”林蔚表面称赞心中却大不以为然,烧了一把火就不管了,调停岂是那么容易的。 “立夫那里有情报没有?”蒋介石皱眉问道。杨永泰一愣,他与陈立夫的关系很差,陈立夫的公文根本不交给他。 “陈立夫那里很少有关于日本的情报。”杨永泰反应奇快,立刻把责任推到陈立夫身上了。 “你不知道,七年之前,文革在广州时就向日本派过间谍,”蒋介石望着南边冷冷地说,当初他对向日本派间谍还不以为然,可现在看来,真是深谋远虑:“陈立夫接收情报科时,都接收过去了。” 杨永泰和林蔚心中都是一惊,七年之前就向日本派间谍,这庄文革这么厉害?他当时就看出中日之间有大战? “居然有这样地事?”林蔚惊讶的问:“为何九一八和一二八之时,立夫没有情报传来?” “那是庄继华曾经有话,那些间谍,没有十年地时间不能动,陈立夫也认同了,一二八之前根本没派人去联系,一二八之后才加强了对日本的情报工作。他们之间不同的是,文革进攻精神十足,敢想敢干;立夫这方面就稍嫌不足,但总的来说还是做得不错。”蒋介石随口评价道:“立夫当年在情报科学习情报事务时,文革对他的影响比较深;可定都南京之后,他主要抓党务,情报工作都交给了徐恩增,徐恩增比起他们来就差得太远了。” “现在采取措施来得及吗?”杨永泰十分疑惑,不过这不是他最关心的:“另外,委员长,西南开发的步子还要再快点,贺国光要出任西南参谋团团长,重庆市的市长人选还需要早做考虑。” “我看文革就很合适。”林蔚立刻抢先答道,上次与贺衷寒通过电话之后,他就从侧面向邓文仪、萧赞育、钱大钧等黄埔系将领打听了,特别贺衷寒的话给他留下太深印象,因此现在帮庄继华一下,以后这些事自然会传到庄继华耳朵里的。 “不妥,庄文革的权力已经很大了,”杨永泰板着手指头算到:“资源委员会副主任,西南开发工作队队长,重庆市副市长,拥有重庆及周边十六县的行政权、军权;这种军政两手抓是很不妥当的,将来会尾大不掉,致乱之源呀。” “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林蔚反驳道:“西南开发必须要有当地行政部门的配合,让他兼任行政可以加快西南开发的速度。更何况,庄继华手下的干部都是委员长的学生,都是委员长派给他的,他怎么尾大不掉了?” “这就更让人担心了,”杨永泰更加忧虑的说道:“蓝衣社现在的声势很大,军队中很多带兵官也加入了,这种情势发展下去,将来可怎么得了。” 林蔚立刻闭嘴了,蓝衣社的发展十分强劲,在军队带兵的胡宗南、宋希濂、桂永清、黄杰等人纷纷加入,蓝衣社不但在军队中发展,也在党务系统和警察系统中发展,武汉、南京、上海、浙江的警察系统已经落入他们的掌握之中,戴笠掌管的特务处又发展成一家新的情报机构,虽然现在实力尚小,但发展势头十分快捷;此外还有康泽独立领导的别动队。 蒋介石没说什么,这种话杨永泰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但蒋介石心里清楚,西南开发离开庄继华是不可能的,否则需要的巨量资金从哪里来。 “委员长,西南庄文革电报。”这次来报告的是秘书陈方。 “念。”蒋介石依然只吐出一个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