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2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1节 (第4/5页)

何应钦停顿一下又说:“这次停战的时机抓得好,在这样打半个月,长江以北储备的弹药就没有了。”

    庄继华背心冷汗直冒,他忽然想起一事,顿时脸色大变:“何教官,长城局势恐怕还有反复,日军恐怕不会甘心失败,我们还必须抓紧时间备战。”

    何应钦一愣,他看看熊斌,后者也迷惑的看着他。

    “不会吧,这停战协定刚签没多久。”熊斌忍不住说道。

    “这绝不是我杞人忧天,”庄继华郑重的说:“最近从日本传来的消息不知长官看过没有,日本民间压力极大,对关东军的指责很多,直接导致关东军的武藤信义、小矶国昭、冈村宁次被更换,接替他们的菱刈隆、西尾寿造、板垣征四郎都是主张加快侵华步伐的人物;其次,日本一直在宣扬,满洲国不是三省而是四省,这第四个省就是热河,所以我认为日军决不会甘心,肯定会再度挑起纷争,争夺热河。”

    何应钦心中不寒而栗,就在庄继华进来前不久,蒋介石给他来电,要调十四军南下加入江西战场,八十七师回南京,如果这两支部队一走,剩下的无一不是伤亡惨重的部队,没有半年时间根本不可能回复元气。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四章长城第七节塞克特(三)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四章长城第七节塞克特(三)

    “文革,你认为日军会在什么时候挑起争端?”何应钦沉声问道,他是比较相信庄继华的,从东征到北伐,庄继华的判断无一不准,在黄埔系内赫赫有名。

    “短期内不会,”庄继华想想后说,毕竟停战条约刚签署不久,如果日本人这么快就撕毁条约在国际上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另外中国军队的伤亡大,日军的日子也不好过,和约签订后,第八师团撤离时也是狼狈不堪,伤员占了其中一半以上,他们也需要时间恢复实力:“我估计怎么也要一年两年功夫吧。”

    何应钦和熊斌同时松口气,一两年后北平周围各军就已经恢复实力,大不了再打一次。庄继华见他们的样子,连忙提醒:“这次我们是险和,下次日军就不会再犯错了,所以必须在重要关口修筑永备工事,同时大力整训军队。”

    这时何应钦心中轻松了许多,他含笑说道:“对,古北口、喜峰口、冷口、界岭口,这些地方都要派驻守备队,也要依山构筑工事。”

    熊斌还是比较沉稳,他听出了庄继华的担心,这次日军是轻敌了,下次日军肯定不会再轻敌,如果日本人来上十万人,敢问以目前的实力还能挡住吗?所以他担心的问:“部队的装备太差,何委员长可否向中央请示,给各军增加一些装备。”

    何应钦沉默了会才说:“这恐怕有点难,中央财政紧张。况且江西才是主要的。”说道这里他看见庄继华和熊斌地脸上同时露出失望的神色便改口道:“这样我向委员长说说,看看能不能拨出点装备。”

    听到何应钦没有信心的话,庄继华心中直摇头,他忍不住说:“教官,这样行不行,如果委员长同意,我可以从西南开发经费中抽调部分经费。专用于购买军火装备,以装备各军。”

    熊斌眼光一亮。何应钦若有所思的看看庄继华,良久才点头说:“这是个好办法,我向委员长请示。”

    话虽如此,可何应钦心中犯疑了,庄继华刚才流露的模样让他起疑了,庄继华虽然说让蒋介石同意,可他的模样来看。那只是个过场。

    熊斌没想这么多,但他也有点疑虑:“文革,你打算提供多少?”

    “嗯,”庄继华想想后说:“把二十九军,十七军,三十二军,三十五军整编为八十七师那样的德械师,需要多少钱?”

    熊斌地嘴张得大大的。何应钦倒吸口凉气,八十七师整编花了多少钱,别人不知道,何应钦是知道地。现在按照庄继华的想法执行的话,如果把三十五军的三个旅也整编为师,那就是整整十二个师。每个师按一万四千人计算,那就有十七万人,资金就需要几千万。

    “文革,这可需要几千万?”何应钦默默的计算了下说道,眼睛却死盯着庄继华的神态。

    庄继华在心里快速计算了一下,日军下一次进攻不知道什么好时候开始,只有打退日军的这次进攻,华北地和平才算真正保住了,也就真正推迟了全面战争的时间,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花上几千万也值得。

    他沉凝着说:“钱不是问题。问题是一年时间能不能把这些部队整编为德械师?”

    何应钦震惊之余,他看着庄继华。后者气定神闲的样子让他把疑虑埋在心里,转而思考起庄继华的问题。好一会才说:“恐怕有点难,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是在德国顾问的直接指导下整训的,而且军官全部都是军校毕业生,文化素养比较高,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