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1节 (第2/4页)
,我求个情,这事不怪他。” 看着张学良诚恳的眼睛,庄继华沉默一会才说:“好吧,我可以原谅他,不过,瑞山,你必须向少帅道歉。” 鲁瑞山脖子一拧,伍子牛急忙出来答道:“别犟着。赶紧道歉。” “道歉。凭什么道歉,”鲁瑞山红着眼珠叫道:“当年我们从黑龙江撤退。沿途死了多少弟兄,打死地,饿死的,负伤后自杀的,从黑龙江到热河,沿途都是死尸,那时候,他在哪?”说着手指着卫士长:“小子,你不是狠吗?那时候你在哪?小鬼子飞机炸,骑兵追砍,弟兄们只有十几颗子弹,可谁都没做孬种,照样跟小鬼子拼,你们呢?你打死过几个鬼子?老子蹲禁闭室去,跟他道歉,没骨头的东西!休想!” 说完之后,鲁瑞山头也不回的向军法处走去,留下满场目瞪口呆的人,庄继华有些呆了,他没想到鲁瑞山在这时爆发了。他脑筋迅速开动起来,怎么为他圆场,张学良的这些卫士绝非善类,那个卫士长涨红了脸,两只眼睛盯着张学良,只要他一声令下他就要扑上去,把鲁瑞山撕成碎片。 “好汉子!好汉子!”张学良赞叹声打破沉默,也让紧张空气松弛下来:“敢当面骂我,战场上一定是员虎将。” “少帅唾面自干,心胸宽广,庄某佩服之至,庄某治军不严,请少帅原谅。”庄继华也松了口气,老实说张学良若真要追究的话,他也只有硬挡,如此双方就彻底撕破脸,以后地情况就很难说了。 张学良摇摇头,沉痛的说:“要说原谅,应该是我请全国同胞原谅,请东北三千万父老乡亲原谅,请东北军将士原谅。我身负家恨国仇,却无法以报,还致使东北军将士背井离乡,蒙受国人的唾骂,我实在无颜面对他们,现在我连回乡祭祖的资格都没有。” 庄继华苦笑下,知道当初在北平的话传到他耳里了,可那时他的目地是激将,从上而下的激起东北军的斗志,现在张学良提起这个,他不得不解释一下:“少帅,当时我…。” 张学良沉痛的拍拍他肩头,打断他的话:“我没有丝毫责备你的意思,这是我心里的一道痛,每天都在剜我的心。” “既然如此,那当初……,”庄继华犹豫的问:“为何不下令抵抗呢?日本人在东北只有一万多人,就算从北平调兵回去也来得及,是不是委员长….?” 张学良沉默一会摇头说:“不是,是我们判断失误,当时情况很复杂,我们不清楚日本人到底是真要挑起战争还是挑起纷争,所以我下了一道不准抵抗的命令,与委员长无关。” 庄继华看着他,想从地脸上看出他这番话地真假,是不是仗义替蒋介石担责任,可是他失望了。张学良的脸上除了沉痛,其他什么也没有。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庄继华在心里想。 两人沉默地慢慢走着,不一会走到营区后面的小训练场上,这里是老兵的战术训练场,训练场上堆砌了各种地形,一群老兵正在军官带领下进行战术训练。 士兵们分为几个小组。分头从几个方向向敌人的真谛逼过去,后面的迫击炮在炮兵观察员指挥下调整射击角度。重机枪手不停调整射击角度,为攻击的步兵提供掩护。 虽然没有枪声,可训练场上的士兵杀气腾腾,翻越跳跃,突击队一律手持冲锋枪,掩护组由狙击手和轻机枪组成,负责压制突破口附近地火力。支援分队则跟在突击组后面发起冲击。 庄继华看着训练场上的士兵,感到还是欠缺些实战气氛,士兵在这种训练中感受不到战场地气氛,难以训练出战场生存能力。 庄继华若有所思的样子,张学良却很感兴趣:“这是什么科目?” “连排攻击战术训练,”庄继华说:“这是按照新的训练大纲制定的,连排进攻分为突击组,支援组。掩护组;突击组负责打开突破口,掩护组负责为突击提供掩护,支援组负责巩固突破口并向敌人纵深发展。” “连排都装备了迫击炮?”张学良诧异的问。 “连装备了三门六零式迫击炮,重机枪有两挺。”庄继华说:“日军的支援武器是掷弹筒,这种武器威力太小,我们决定放弃。现在的迫击炮需要四个人,我们正在研制一种只需要两个人地无后座力炮,这种炮若成功了就能轻而易举的摧毁小鬼子的坦克。” 庄继华的话毫无疑问说明这支部队是以日军作为作战对象的,张学良立刻被吸引了。 “文革,委员长说,重庆就是准备抗战的基地,你能给我说说吗?”张学良说。 庄继华扭头看着他,郑重的点点头:“委员长说得没错,我们在重庆已经准备三年了,包括上月投产的特种钢厂在内。我们建了三座炼钢厂。年产钢铁五十万吨,其中特种钢八万吨。而且这三座钢铁厂还在扩建,两年产能将翻一番,达到年产钢铁一百万吨,虽然与日本相比,还是只有他们地20%;可即便如此,我们的处境也已经大大改善。 这三年我们建设了各种工厂四十三家,能生产中正式步枪、各种轻重机枪,六零、八二、一二零迫击炮、战防炮、加农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