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4节 (第3/5页)
张,西安发生的兵变导致蒋介石生死不明,严格的说这是他的失职,将来会不会追究他地责任,他很难判断,所以他到了后就小心翼翼的躲在一边,除了提供情报外。尽量不发表意见,也正是由于他到明瓦廊开会,才没有及时收到唐纵的电报,使他在紧张中忘记了他还有一个强援。 陆续赶来的人都首先被震惊一下,然后就说到一边七嘴八舌,义愤填膺的议论。到十点多钟时,邓文仪和贺衷寒都决定不再等了。 会议一开始,邓文仪首先通报西安发生的事件,随后戴笠也进行了补充,然后邓文仪把他发出的两封电报内容也一并告知与会众人,他的处置得到与会者地一致赞扬。 随后会议就进入贺衷寒的轨道,这几个小时的等待中,贺衷寒已经想清楚了许多问题。 在他看来,蒋介石活着从西安回来的可能性很小,张学良与共c党有勾结。他的主要幕僚之一黎天才就曾经用开玩笑的口吻对私交好友刘建群说过张副司令快“红”了地话。西安事变肯定是在共c党鼓动下发生的,共c党就肯定不会放过蒋介石。他的思路就开始向深处延伸。 没等刘建群开口。贺衷寒就接过邓文仪的话头:“国家遭此大难,领袖蒙难,我们这些深受领袖信任的人不应该坐视,更不应该坐等,而是应该积极行动,营救领袖、平定叛乱、稳定国家。” 贺衷寒的话一出口,就为这个会议定下基调,为蓝衣社定下任务: 营救领袖; 平定叛乱; 稳定后方; “对,蓝衣社是国家柱石,应该首先行动起来,展示力量,告诉张学良杨虎城,别以为抓住领袖,就能威胁国民政府,就能让国家瘫痪,这做不到!”蓝衣社干将干国勋首先跳起来叫道。 “打!只有打,才能让张杨明白,只有悬崖勒马,送回校长,向国民请罪,才能得到宽大!”桂永清推推鼻梁上的眼镜冷静的说道:“我率教导大队出发,让王敬九的八十八师和宋希濂的三十六师跟上,命令胡宗南在西线,顾祝同在东线,两路夹攻,张杨不过十万人,与两广比起来差远了。” 教导总队是目前中国恐怕是除西南开发队护卫队外装备最好地部队,全德械装备,还配有轻型坦克和装甲车,总兵力达到四万三千人,训练都是在德国教官指导下进行,所以桂永清敢说这样地硬话。反观东北军,虽然二十万军队,但分布在河南陕西甘肃的广阔地域内,在西安地的确不多,与杨虎城的西北军相加的总和也不过十万左右。 “对,率真兄说得没错,张杨不足为惧,但仅凭教导总队的兵力恐怕不够,”潘佑强插话道:“张杨肯定与共c党有勾结,除了西安周边的顾祝同、关麟征、胡宗南;再调徐州附近的郑洞国第二师全体开赴陕西,进剿张杨,营救领袖。” 桂永清、潘佑强、干国勋的言论在与会者心上浇了一把火,主战成了压倒性呼声,贺衷寒内心着实满意,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很快确定,贺衷寒以做结论的口吻下令,由桂永清率领教导总队出征陕西,郑洞国部随后跟进。电令蓝衣社在河南的负责人萧洒和肖作霖密切注意河南驻军动向,说服顾祝同迅速出兵平定西安叛乱、营救领袖。 “除了营救领袖外,国家也不能因为领袖暂时蒙难而陷入混乱,同时也要防止各地地地方势力群工期响应;有了稳固的后方,我们在才能在前线放心大胆的平定叛乱。”贺衷寒站起来大声说道。 “君山说的对,”邓文仪附和道:“可怎么稳定后方呢?我有个想法工诸位一议。”说完他看看贺衷寒,贺衷寒微微点头。于是他接着说:“我把全国划分为六大地区,河南开封、华中武汉、中枢南京、河北北平、西南重庆、华东上海;这个六个地区是全国关键地区。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或者要深受我们影响。” “西南重庆?”坐在角落的戴笠一惊,他没想到邓文仪居然把重庆划进来了,庄继华会答应吗?他看了看周边的人,人人情绪激动,似乎没注意到这一点。 “南京为中枢,至关重要。不过我们在这里有军校数万同学,八十七师、吉简章的宪兵团,芜湖地区还有宋希濂地三十六师,这些足够,南京不是控制在其他人手中,而是控制在我们手中。”贺衷寒的话让参加会议地蓝衣社党魁们激动万分,占据中枢号令天下的前景就在眼前。 接下来一切都顺利成章了,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