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3节 (第2/5页)
府承担。” “是,我立刻通知三国使团。”王宠惠抹抹额头的汗水。心里咒骂这闷热的鬼天气。 “另外,行政院已经西迁,林森主席和孔院长已经去重庆了,但行政院剩下的人在南京要坚持办公,前方的军需、交通,以及西撤工厂的事情要抓紧办。你暂时代理行政院务,总理这些事情。”蒋介石看着王宠惠热汗直流。便把风扇向他这边调整了一下,王宠惠流露出一丝感动。 蒋介石发表自卫宣言的第二天,林森和孔祥熙即率领几千多国民政府职员和他们地家属西迁重庆,国民政府宣布定重庆为陪都,主要政府机关全部迁移重庆。同时下令南京、上海等地的工厂开始西迁。除了制造弹药地金陵机器制造局的部分车间依然在坚持生产外,其余与战事关系不大的工厂已经停产开始西迁,与他们同时西迁的还有所属的十万工人和家属。 中国方面的最后通牒发出之后,很快就有了回音。二十一日,日本政府拒绝三国建议,正式宣布放弃不扩大方针,陆相杉山元发表声明要膺惩暴虐的中国军队,要求中国政府承认满洲国,根除排外抗日运动;向国民承诺三个月内平定中国事变。日本参谋部宣布组成华北派遣军。由陆军大将寺内寿一担任司令,组成上海派遣军,由陆军大将松井石根担任指挥官。 六天时间,日本从国内调集了第三师团和十一师团在松井石根率领下分两批出发,在上海外海地马鞍群岛(位于舟山群岛最北端)集结,同时调集百余架飞机集结在马鞍群岛,增派三艘航空母舰到上海外海。除了陆军外,海军将旅顺的海军陆战第二大队也调到上海。 日本方面调兵遣将中国方面也不示弱,这六天停战时间里,除了八十七师从武汉赶到上海外。九十八师、五十六师。五十四军,张发奎的第八集团军先后赶到。 蒋介石也重新调整部署。将八十八、八十七、三十六、五十六、九十八、第二十旅、重炮兵第十团、炮兵三团、八团、教导总队一部、太湖联防部队编成第九集团军,将军委会直辖的第七重炮兵旅(装备有重庆造105榴弹炮和150榴弹炮)加强给该集团军由集团军司令张治中指挥围攻上海日军。 第五十四军由霍揆彰指挥负责防守长江南岸,隶属五十四军的炮兵十六团在攻击期间暂时划归第九集团;第111师师长常恩多指挥111师和江苏保安1团2团负责守御长江北岸。第八集团军由张发奎指挥,下辖六十一师、六十二师、五十七师、五十五师、独立四十五旅、炮兵第二团,负责防守杭州湾北岸。 陈诚抽调其亲手训练的第十八军罗卓英部、刘和鼎三十九军和从西北赶来的俞济时七十四军,组成第十五集团军,在短短六天内即赶到上海外围。 从西北抽调来的除了俞济时地七十四军还有胡宗南的第一军,胡宗南的第一军是全副德械装备,原本是要开赴山西,可部队走到太原附近时即接到转调上海的命令,山西铁路是窄轨铁路,出省就要重新换车,胡宗南因此落在俞济时的后面。这两个军车运上海,沿途所有车辆都为其让路,因此在极端的时间内,俞济时即赶到上海,划入十五集团军内。 七十四军是也是全德械装备,俞济时是蒋介石嫡系中地嫡系,但他这个军成军太晚,只有他的五十七师和王耀武的五十一师,王耀武的五十一师还是新编成部队,在西安事变之前他还是一个旅长,西安事变中他为救驾冒险走子午谷的举动感动了蒋介石,破格扩编为师,同时优先装备德械,可德械不足,因此从重庆买了部分,因此他的部队一半是德械,一半是重庆造。 从湖南赶来的由湘军组成的第十集团由刘建绪担任司令官,下辖第预备第十一师、第四十五师、第一二八师、第五十二师,暂编十一、十二旅、独立三十七旅,也赶到上海附近,这支部队官兵求战欲望很强,但装备较差,战斗力较低,蒋介石将其安排在浙东,负责守卫杭州萧山宁波。 除了这些部队,更远的地方大批部队在往淞沪地区赶,由桂军组成的二十一集团,由川军组成地二十二集团军,由粤军组成地十九集团军,分别抵达南昌、长沙、武汉,由滇军组成的第五十八军,在卢汉地率领艰难的走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中,在他后面的是杜聿明统帅的六十军。更北边一点,重庆朝天门码头,第三集团军(新一集团军番号改为第三集团军)的第一批出川部队在重庆市民锣鼓喧天的夹道中登上江边的船;再北边一点,邓锡侯统帅的二十三集团军正翻越秦岭进入关中,他们的任务是去山西战场,协助阎锡山防御山西。 二十一日,得到日本政府拒绝三国提议后,蒋介石下令恢复进攻,早就等得不耐烦的第九集团将士立刻向上海日军占领区发起进攻。 重炮兵旅的加入使得中国军队的火力具备了摧毁日军坚固据点的能力,十二门150榴弹炮和十二门105榴弹炮同时开火,刹那间,地动山摇,日军阵地山崩地裂,坚固的大楼被打得千疮百孔,除了重炮旅外,四个炮兵团和师属炮兵,亦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