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4节 (第1/5页)
陶德曼不相信,但他也不想就这话题与庄继华辩论,他只是淡淡一笑:“我一定把将军的话转告近卫首相。” 这次蒋介石没有阻拦,他沉声说:“大使先生。虽然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但我本人还是希望贵国政府继续调停。” 这下不但庄继华愣住了,连宋美龄都不解地看了他一眼,蒋介石面无表情继续说道:“日本虽然现在略占优势,但我国军队实力犹在,沿海港口虽失。但我国还有广阔的内陆,日本人不可能完全封锁我国。这样地条件我们只能继续打下去,战争继续下去,对两国都是重大伤害。大使先生,请转告他们,与其投降而亡,不如抵抗到底。” 送走陶德曼,庄继华长吁口气,站起来对蒋介石说:“校长,这下您该走了吧。” “你就那么不希望我待在南京?”蒋介石若无其事的问。 “君子不立危墙下。校长。南京现在是危城。” “你刚才说我们就要打个胜仗,是说说而已。还是….”蒋介石没管庄继华的话,反倒提起刚才庄继华所说的,宋美龄原本也以为那只是庄继华找面子的话,心中还在暗笑庄继华外交经验浅薄,没想到蒋介石居然认真的问起来了,这下她也有兴趣了。 “是的,”庄继华没有犹豫:“日军兵分三路,南路攻击广德,北线攻击丹阳镇江金坛,中路攻击溧水;其中攻击溧水地二十三旅团只有不到万人,这太欺负人了,我集中了两个师,在这个方向进行一次反击。” 蒋介石一下来兴趣了,他让唐纵拿来地图,把地图摊在茶几上,庄继华向他详细解释了他的计划。 “…….,现在条件基本成熟,二十四集团军防守丹阳挡住了第六师团和十一师团,郭勋祺守住了金坛与十六师团,刘兴在江阴吸引了日军第三师团进攻,八十三军在镇江与第九师团相持,金坛方向我军略占上风,如此就掩护了我出击部队的侧翼,丹阳和镇江我军虽然处于劣势,但一旦我军反击展开,北线日军将来不及增援中路的二十三旅团,日军只能从南线调兵;从广德调兵,要绕道走几百里来不得及不说,而且将削弱对广德的攻击,如此,我军后路就无忧了。” “这次反击虽然不一定能挽救南京,但能大大迟缓日军对南京的攻击。” “嗯,”蒋介石一听南京仍然有可能失守,心中略微有些失望,不过依然为庄继华打气说:“好,争取歼灭二十三旅团,振奋军心士气,也告诉日本人,不要太张狂,我们还没亡国的时候。” 蒋介石的最后几个字几乎是一个一个从牙齿缝里蹦出来地,庄继华略微犹豫下,最终还是忍不住问:“校长,日本人的条件如此苛刻,南线没有谈判的诚意,为何还要请德国继续调解呢?” 蒋介石站起来,双手背在身后,在下客厅略微走了两步:“这你就不懂了,现在国际上的形势对我们不利,九国公约指望不上了,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是美苏德,美国….”蒋介石说到这里摇了摇头,前几天,运载从南京撤退的使馆成员和欧美记者地美国军舰潘内号在江阴附近被日本飞机击沉,美国人嚷嚷了两天。也没见他们采取什么具体行动,别说出兵了,就连断绝铁矿石和废钢铁供应,这样简单的事都没作。 “我请德国调解,就是争取德国,断绝日本在欧洲地一大强援。”尽管心里失望,蒋介石还是不想对英美的行为进行评论。他相信英美最后还是支持中国的,他们不可能容忍日本独占中国。 “那苏俄呢?”庄继华这段时间忙于军事。对外交方面了解不多。 “苏俄倒表现出了善意,原意向我们提供军援,不过…..”蒋介石犹豫了下,他有些不愿意与苏俄打交道,他一直认为苏俄对中国也同样不怀好意,外蒙古问题,中东路问题。以及最近伊利地区爆发出的独立倾向,都与苏俄有很大关系,但现在除了苏俄,中国再没有其他外援了,蒋介石又改口说:“蒋廷黻已经在莫斯科与苏俄谈判了,希望他们能提供五十个师的装备和两亿美元的无息贷款。” 一提到钱,庄继华一拍脑门:“看我这记性,我也准备了一笔钱。五亿美元,在少卿那,是为校长准备的军费。” 蒋介石扭头看着庄继华,连宋美龄也站起来了。 “文革,唉,”蒋介石长叹口气。眼泪都差点下来了:“这钱我以后还你。” “校长,不用了,再说您也没这么多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