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4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8节 (第1/4页)

    说到这里,他抬眼扫视下众人:“诸位都是我党元老,此非常时刻,我们上下必须团结,但为了防止意外,我们必须首先给党内同志通风。”

    经过一个小时的商议,总算形成共识,先不对汪精卫进行处理,中央派人去河内劝说他回来,如果不愿回来,可以去美国养病,政府送上旅费两万美元。为了防止汪精卫一旦宣布响应米内声明,在党内造成混乱,各元老以私人身份向党内干部透风,在宣传上发起一波攻势,宣传抗战,反对投降。

    出了林园,夜已经深了,蒋介石感到十分疲惫,回黄山的路上一言不发,心情糟糕透顶,汪精卫出走对抗战的影响非常大,对国民党的打击也非常大,让他有点奇怪的是,一向很准确的情报,这次却没有丝毫这方面的报告。

    回到黄山官邸时,已经是十一点了,宋美龄已经睡下,先回来的林蔚和陈布雷已经搜集了部分情况,戴笠也已经等了两个小时。

    “汪副总裁走后,周佛海也离开重庆,目前消息还仅仅是在高层传播,还没散布出去,陈公博和白斯同乘坐今晚的列车到重庆,按照时间计算,明天九点左右抵达重庆。”陈布雷简单的向蒋介石汇报他掌握的情况。

    “何总参谋长报告,他已经召集了在重庆的川籍将领开会。向他们通报了汪精卫擅自离开重庆到河内的消息,邓锡侯、田颂尧、刘纯厚等四川将领表示支持中央抗战到底,另外何参谋长还向在重庆的何健、唐生智、王家烈等人打了招呼,他们都表示支持中央。”林蔚搜集的军队方面的情况。

    “冯玉祥知不知道?”蒋介石开口问道。

    “我特意问过何总长,没有通知他。”林蔚答道,他知道蒋介石为何有这一问,冯玉祥是个大嘴巴,他知道了,就等于全世界都知道了。

    “你们去休息吧,让戴笠和唐纵进来。”蒋介石微微点头。

    “等等,”林蔚和陈布雷刚要转身,蒋介石忽然叫住他们:“怎么没有龙云。”

    “何总长说,龙云病了,没有参加会议。”林蔚解释道,蒋介石迟疑下点点头。

    林蔚和陈布雷转身离去,过了一会,戴笠进来了,此刻戴笠的心情非常紧张,军统对汪精卫不是没有监视,但陈璧君非常谨慎,决不用来路不明的佣人,军统费了好大劲收买了一个佣人,可没想到前些日子陈璧君突然将家中佣人全部换掉,从广东重新找来三个佣人,这下让军统措手不及,情报来源断了,以致今天措手不及。

    “校长,学生失职,请校长处罚。”戴笠很机灵,开口就请罪,他知道要追究的话,这是他的责任,与其让蒋介石来追究,不如自己首先请罪。

    蒋介石挥挥手,他没打算追究谁的责任,汪精卫要干这种事,必定十分隐秘,他心里已经肯定给他牵线的是高宗武,上次这小子擅自跑到日本去,自己就该处理他。

    “你立刻准备一队人手,到河内待命。”蒋介石直接下达命令,戴笠楞了下随即明白,他的精神登时振作起来:“是,学生明白。”

    “但有一条,没有我的指令,不许采取任何行动!明白吗!”蒋介石的语气十分严厉。

    “明白。”戴笠心说,没有你的命令,我肯定不敢杀国民党副总裁。

    戴笠等了两个小时就等来这样一道指令,但他却非常高兴,心里已经在迅速盘算,抽调那些人来执行这个任务。

    在门廊就遇见唐纵匆匆过来,戴笠和他打了个招呼,唐纵低声问是何事,戴笠靠近他低声说:“快去吧,汪。”

    这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夜晚,红岩村也灯火通明,武汉失守后,周en来率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和南方局迁到重庆,这里就由联络处改为办事处,成为中共驻重庆的最高机关。汪精卫出走的消息同样震惊了这个忙碌的办事处。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六章相持第三节狙击(一)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六章相持第三节狙击(一)

    撤到重庆后,周e来才真正体会到这座城市的与众不同。社会控制之严格是中国其他城市未见,人员刚进入红岩村,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就来通知,让办身份证和户口本,就来两个工作人员,说话也客气,面对冷言冷语的工作人员也不生气,即便工作人员宣称不去办,也只是笑笑就走了。

    可末了,还是去派出所办了所有证件,李k农向周en来解释,在重庆没有证件和户口几乎寸步难行。

    “没有户口就没有粮票,没有粮票,就买不到粮食,就算是高价粮也必须要粮食本,集贸市场上不准私自卖粮食,要是不办证件,一两个人还可以,这么多人….。”李k农苦笑着摇头:“此外,外出住旅馆必须要有身份证,街上的警察随时可以查验身份证。没有证件就会被带到警察局找人取保。简单的说,没有户口和身份证,在四川几乎寸步难行,也根本没办法生活。”

    周en来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何重庆的地下工作这么难打开局面,这几条就让工作人员很难隐藏身份,而且一旦身份被发现,几乎就无所遁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