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4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6节 (第3/4页)

 “峨眉我没去过,不过青城山我去过,”经过一夜的调整,庄继华的心情明显轻松了许多:“这里的幽雅一点不输青城山。”

    “我看你们两个都是山见得少了,”白斯同闻言嗤之以鼻:“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这缙云山应该落个妙字,九峰相连,早晨观日出在朝日峰。傍晚赏晚霞在夕照峰,玉尖峰最高,狮子峰最雄峻,九峰各有奇妙,峨眉青城却是秀与幽独秀。”

    白斯同不愧是文人出身,一下就把缙云山的独特风光总结出来,让庄继华和邓文仪不得不拜服。沿着朝日峰下来,山间一草亭,庄继华见有人卖茶,便招呼众人进去喝茶。

    卖茶的是个干练的中年妇女,看见一下来了这么多客人,心中高兴,连声让众人入座,草亭不大,平时也没这么多客人,作为一下显得不够,伍子牛干脆带着卫士坐到在树荫下的岩石上。

    庄继华便和老板娘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老板娘就是这山里人,平时在这里卖茶,农忙时就下地,她也看出庄继华是这群人里的头,但她也不害怕,心直口快的回答庄继华的问题。

    “这些年日子好过多了,还是委员长好,知道我们过得苦,所以派来个清官,庄队长一来,又是免税,又是减租减息,日子一下好过多了。”

    “三个小子,唉,老大念过四年书,还是庄队长来后,才念上书的,他是跟着庄队长第一批出川的,在南京立过功,乡里还敲锣打鼓给家送过功勋章,去年战死了,天杀的小鬼子,好好的日子,就让他们搅合了。”说到这里,老板娘语声哽咽,恨恨的骂道。

    “老2去年也出川了,好像什么山打仗,也立了功,乡里也给送了功勋章,老三今年毕业,吵着要去打小日本,可乡里的人不收,说这个给我们留着养老送终。”

    庄继华越听越满意,蒋经国没有辜负他的希望,重庆的政策依旧没变,基层组织依旧在发挥巨大作用。

    离开草亭时,庄继华特别留下十块大洋,把老板娘惊得手都有点哆嗦,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日子好过了,那也仅仅是比以前,以前是吃草根野菜,现在可以喝上红苕稀饭了,日子依然不宽裕。

    好说歹说老板娘才收下这十块大洋,下山的路上,白斯同和邓文仪几乎同时沉默不语,庄继华却很开心。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六章相持第四节外交(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六章相持第四节外交(十)

    “我们给他们很多吗?不是。其实很少,他们每年交七成地租改为三成,能多留下不过百多斤粮食,可他们的回报是什么?两个儿子,把两个亲人送上了战场。而且我敢肯定,不管是谁,告诉他们说推翻国民政府,他们都会反对。”

    邓文仪想的是蓝衣社在江西搞的社会改革,那是用血浇出来,至少死了一百万人,可效果远不如庄继华在重庆搞的社会改革,究其原因在那?贺衷寒说得对,根子还在党组织上,重庆国民党的基层组织是最严密的,战斗力也是最强的。庄继华正是依靠这个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战胜了所有困难,成功的进行了社会改革。

    白斯同想的却不同,gcd也在进行社会改革,他在心里比较重庆社会改革和苏俄社会改革,发现双方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强制性,唯一不同的是。苏俄更加彻底,重庆更多的是改良,而且更注重法律,所有改革成果都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条文来保障。

    他们都是从那个轰轰烈烈的大**中过来的,都是一腔热血投入那场以挽救中国为目的的轰轰烈烈的**中,然而历史却象与他们开了个玩笑,他们却在这个西南角看到曙光。

    “昔年鲍罗廷说,任何**都有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这个话是真理。”庄继华望着翠绿青山浩叹道。

    “当年湖南农民运动何尝不是强制进行经济利益重新分配,却闹得沸沸扬扬,最终遭到镇压。”白斯同却叹息道。

    “我和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是赶尽杀绝,自然要引起反噬,我不赶尽杀绝,给他们留了条后路。”庄继华的语气中有丝得意,不过白斯同和邓文仪都能理解,不论是谁作出了这么大的成绩,得意是难免的。

    “斯大林是个很精明的人,”庄继华又把话题拉到苏俄上:“他并不相信希特勒,苏芬战争就是为了将列宁格勒的防线向西推移,让斯大林失望的是,苏军虽然取得胜利,可表现却实在太差,张鼓峰战斗,苏军表现也同样勉强,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