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2节 (第5/5页)
轿车,离开黄山官邸,陈诚陈立夫站在车前,看着杨永泰轿车卷起的尘埃,心理几乎同时骂道:“老不死的东西。” 陈立夫看了陈诚一眼,慢慢走过去,陈诚也不言声的拉开车门,陈立夫登上他的车,俩人同乘一车离开。 陈布雷几步追上林蔚:“蔚文兄,杨畅卿这是什么意思呀?干嘛非要把文革拉进来,还嫌他不够忙吗?” 林蔚看看左右,见左右无人,便低声说:“畏磊兄,你是君子,那里知道杨畅卿肚子里的那些道道。杨畅卿是反对委员长这个决定的,可他知道,他无法改变委员长的决定,能当今党内改变这个决定的只有一个人,庄文革,所以他选择了一个危险最小的方案支持,然后把文革推出来,让他来改变这个决定。” 说着又看看周围,见其他人还是挺远,然后才继续说道:“其次,是报复陈立夫一下,最后还拉近了与庄文革的关系,这不是一箭三雕是什么。” 林蔚说完后,看着恍然大悟的陈布雷,心里微微叹息,陈布雷为人方正,不结党不受贿,生活简单朴素,才华横溢,妙笔如花,可要论政治斗争经验,十个陈布雷也赶不上一个杨永泰。 接下来陈布雷一句话,更让他哭笑不得。 “唉,挽回这个局面也好,真要打下去,结果会怎样还很难说。” 林蔚轻轻摇头,这个书呆子,刚才那些人谁不知道打下去结果很难说,何应钦陈诚白崇禧说了一大通军事,目的就是告诉蒋介石,可以打,但要慎重,陈立夫不过是想挽回西安事变中的丢分,另外,恐怕也是对庄继华插手西南党务的不满,想夺回西南党务的主导权。 想到这里,林蔚不由又想起庄继华,这庄继华也让他看不懂,蒋介石夺了他的兵权和物资处置权,可他就这样算了,似乎没有丝毫不满,要知道这么多兵工厂可是他个人家产建起来的,如今无条件给了蒋介石,现在搞贵州开发之余,又跑到川东督造什么坦克工厂和火箭炮工厂,这两个工厂有这么重要吗?非要他亲自去督造。 自从去年与苏俄达成协议后,庄继华便一反不亲自管进度的做法,严格监督这两个厂的进度,还不顾洪君器的抱怨,死活坚持将新出厂的两百辆卡车交给胡宗南,并请胡宗南派兵保护,从新疆边界车运到四川,两百辆汽车不够,还强硬的从西南各地抽出三百辆,还幸亏迪兰铁路已经修到甘肃境内,否则不知道还要调多少卡车才能满足需要。 或许是苏俄也急着要飞机技术,苏俄这次提供设备非常快,大部分设备已经到了,苏俄技术人员也很尽心,设备一到便开始安装调试,并不是象以前那样,非要要设备等到齐后才开始安装。 不过,对庄继华接替陈立夫主持谈判,林蔚倒是赞成,至少杨永泰有句话没说错,只有庄继华在与gcd的谈判中没吃亏,不过他拿不准的是,对这个明显被当枪使的差事,他会不会接受,林蔚知道,如果庄继华要拒绝,蒋介石还是拿他没办法。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六章相持第六节救亡(三)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六章相持第六节救亡(三) 庄继华是在达县接到电报的。苏俄援建的t34坦克工厂和火箭炮工厂都建在这里,为了抢在德国进攻苏俄前把设备抢运到四川,排除各方面干扰,动用了五百辆汽车,这个决定让宫绣画都感到不可思议,不可接受,因为需要汽车的地方非常多,滇缅公路,五战区,九战区,后勤部,物资局,可以说到处都需要,洪君器气得跑到贵阳大骂,说他只能用马车骡子车往前线送弹药,可他还是不理会,毅然决然用在这上面。 对这两个工厂的关注程度,庄继华也超过以往任何一家工厂,要求进度每周报告,他本人几乎每月到工地一次,检查工程进度。有任何问题都争取在第一时间解决。 庄继华在督查别人,苏俄人也在催促他,要求尽快将b17和p51野马战斗机交给他们,但庄继华却坚持要等工厂安装调试完成才给。 为此他对几乎是开玩笑的告诉崔可夫:“经过诺门坎战役,米内下台,近卫上台,新任日本外相松冈洋佑也到莫斯科去了,不就是去签订个类似苏德中立条约那样的条约吗,贵国何必这样着急,应该着急的是我们。” 诺门坎战斗之后,日本要求签订三国同盟,南下南洋的呼声更高了,陆军终于发动倒阁,近卫文麿重新上台,他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派松冈洋佑到欧洲,于今年二月与德国意大利签订三国同盟,随后命令松冈到莫斯科,与苏俄谈判,争取签订苏日中立条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