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9节 (第2/4页)
起酒杯抿了口,立高之助的话是个代表,支那事变愈演愈烈,长期战争已经让日本不堪重负,而战争却始终看不到结束的影子。华北派遣军几次重拳出击冀中、晋察冀,战果始终不大,皇军的损失倒不小。冀中根据地在经过两次围剿后,八路军算暂时沉寂下来,但冀中依旧有近二十个县在八路军控制下,另外还有近二十个县是八路军的游击区,皇军的征粮征款受到极大限制,最少时只收到计划的40%。 对华北八路军的围剿也发起数次,可八路军却避而不战,放过扫荡军的正面,却以地雷战、骚扰战对付,结果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倒赔上不少。 现在不但高级军官,就算中级军官也知道单靠武力是不可能征服中国的,必须要使用谋略,促使中国内部分裂,这样日本才有几分机会。 “立高君,放心吧。据我所知蒋介石与gcd的关系越来越恶劣,他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即将破裂,在苏北即将发生内战。”西村很笃定,不过他的神情却没多少高兴。 “那就太好了。”青城小山显得比较高兴,端起酒杯向西村表示祝贺,放下酒杯却又有些激动:“支那事变牵扯了帝国太多精力,以致不得不对苏俄让步,等解决了支那事变,就可以为诺门坎复仇。” “苏日条约从短期看对帝国有利,可从长期看却是对帝国有害的,”立高之助把弄着酒杯,思索着慢慢的说:“帝国深陷支那战争,国力消耗迅速,而苏俄坐山观虎斗,两面渔利。还有个坏处,这个条约很可能让我们松懈下来,放松了对苏俄的警惕,注意,满洲可是我们从苏俄手中夺过来的,旅顺是东北亚唯一不封冻的军港。” 似乎要响应立高之助的话,大厅里一个军官喝得醉醺醺的跳起来大声叫道:“共产主义是世界的公敌!与他们妥协。就是是背叛!是背叛!” “说得对!”另一个军官站起来大声支持:“关东军应该调兵北上,我们华北派遣军和蒙疆驻屯军应该向中蒙边界进军!” 大厅里一遍吵嚷,立高之助猛然间有些明白先生想作什么了,他的心禁不住激动起来,先生的气魄真是令人超乎想象,太大胆了!太有想象力了! 先生啊,你到底能调动多少力量在实现这个计划呢?这可是是个大计划,非同寻常的大计划。这事要成了,日本垮台的速度会快上一倍! 苏日条约在国统区又引起一番激烈的宣传战,外交部长郭泰祺奉命召见苏俄大使潘友新,向他提出严正抗议,东三省和蒙古为中国领土,苏俄无权对其作出处置。 而贺衷寒开动重庆庞大的宣传机器,含沙射影的指向中共,重庆大学救国学生会率先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到苏俄大使馆前抗议,随后抗议的浪潮席卷整个国统区,包括gcd影响较深的西安地区。 苏俄大使潘友新又不得不出面发表声明,宣称支持亚洲非洲各殖民地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是苏联政府坚定不移的政策,苏联将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国政府抗击日本侵略的事业。 可暗地里,无论是迪兰铁路还是坦克厂的工程师都收到命令,收拾行装准备回国,通过新疆过来的武器装备数量也开始下降。 这些对庄继华来说并不可怕,他手上握有的b17和野马战斗机还没有移交苏俄,相反苏俄的t34坦克和火箭**纸却已经全部拿到手,因此一点不担心苏俄毁约。 可与中共的谈判却陷入僵局,中共无论如何都不肯让步,庄继华一点一点的加码。由六个乙种师,变成三个甲种师三个乙种师,接下来又在新四军上让步,两个乙种师升格为三个乙种师,可周en来一步不让,坚持要求三个军九个师和两个军六个师。 “周先生,我们已经数次让步了,已经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我们希望能得到贵党的积极响应,可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看到。”庄继华再次提出新方案后,被周en来毫不犹豫的拒绝后,满脸沮丧,很是无奈。 “庄将军此言差也,”周en来平静的说:“围绕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我党已经作出巨大牺牲,除了苏北根据地,我们还不得不放弃江南的四个根据地,还有皖中,这些根据地都是新四军和八路军流血牺牲,从日寇手中夺过来的。这难道还不足以表现出我们的诚意?” “周先生,”庄继华沉凝下:“贵党的大部分条件,中央已经接受了,只是军队。”说到这里他摇摇头:“给个番号倒无所谓,可是给了番号,不给军饷,你们干吗?给了番号,不给装备,你们恐怕也不会干。军饷、装备,这是两根捆在政府脖子上的绞索。要是有足够的装备,在南京我们就反击到上海,要是有足够的装备,徐州大捷后,我就能收复济南。” “西南开发。我们埋头苦干了八年,”庄继华站起来指着窗外:“才有那么几家工厂,那么几个矿山,可产出呢?可却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部队需要,到处都差,五战区九战区,抗击日军最大的一支机动部队,可他们呢,只有一半的部队能换装,剩下的还拿着破旧的武器在作战。 再说军饷,抗战开始以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