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5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8节 (第2/4页)

之间的信任。”

    亚历山大微微叹口气站起来,他感到今天不会有任何结局,庄继华的态度忽然变得如此激烈,他有些沮丧,但他不可能在物资上做出让步,伦敦虽然指示他挽回英军的声誉,但更重要的是,伦敦没有改变原先的战略,保住印度是首要目标。

    “庄将军,我们今天都有些激动,让我们彼此都平静下,过两天我们再谈。”亚历山大为自己找了个台阶,史迪威则没说一句话,转身就离开了小会议室,俞济时连忙陪同他们出去,边走边解释,告诉他们。庄继华有个跟随他近二十年的老部下负了重伤,他的心情很差。

    俞济时没想到,他的这番解释更让史迪威生气,史迪威态度僵硬的拒绝了俞济时的解释:“俞将军,今天的事再度证明,庄将军对盟国的不信任已经严重影响盟国在缅甸的作战。非常遗憾,我会把这个事向华盛顿报告。”

    俞济时没有听出史迪威话里的决绝,史迪威已经决定,再度要求撤换庄继华,如果不能,他就向华盛顿提出调职申请,有庄继华在缅甸,他会无所作为。

    庄继华冷笑着看着他们离去,亚历山大的及时撤退让他更为尖刻的话语没有吐出,史迪威的表现让他非常失望,这个美国将军固然是个热情的人,但过于急切的功利心影响了他的判断,日军势头正盛,绝不会因此放弃在缅甸的攻势,三个月以后,日军援军到达。势必会重新发起进攻,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准备进攻,而是准备防守,在缅北和缅西北构筑预设阵地,同时英军在印缅边境频繁活动,迫使日军分兵,使缅甸战局彻底稳定在曼德勒一线,守住缅北和缅西北,构筑从昆明到印度的交通线。

    俞济时送走史迪威和亚历山大后,庄继华已经离开小会议室。大战之后,庄继华的时间倒没那么紧,相反有些闲,事情已经安排好了,下属自然会去完成,他只需要监督检查。

    他在院子里踱了两圈步后,便直奔情报科,推门就看到李安定正在与两个身穿便装的人谈话,看到他进来,便要结束谈话,庄继华右手虚虚一按,让他不要起身:“你们继续谈,我在隔壁等你,没什么要紧事。”

    说完转身出门,李安定点点头,目送庄继华离开后,又对那两人说:“联系上之后,你们最主要的任务是监视港口,有那些部队上岸,还要特别注意物资。缅甸日军的物资主要从海上来,你们要在码头工人中发展情报人员。”

    南缅失守后,李安定布置的谍报网同样损失不小,趁着大战方停,他开始重新部署整个东南亚的情报组织,这两个人是派往泰国的情报人员。

    安排定后,李安定才推开隔壁的门,进门就看见庄继华正看着窗外沉思,没有理会进来的他。

    “她最近怎么样?”

    庄继华没头没脑的扔来一个问题,李安定略一思索便明白他说的是谁:“比较安静,不过她好像有些不安,第五集团军的事让她有些察觉,所以这段时间好像在求证什么。我已经让林月影放松对她的监视,让施少先加强与她的接触。”

    “让她安心,透**东西给她。”庄继华平静的说,在腊戌战役最紧张时,为了缓解新八军的危险,他不得不动用了纪妃香这枚棋子,但对纪妃香,他还有更长远的考虑,用在这里有点大材小用,浪费了他这么久的构思。

    “那方面的?”李安定问,他与庄继华的想法不同。他认为庄继华这是在冒险耍蛇,因此很想把纪妃香抓起来,割掉这棵毒瘤。

    “英国人拟定了一个作战计划,三个月后,十万英国人会调到印缅边境,亚历山大的作战计划是分三路进行反攻,具体的计划就不用告诉她了。”

    “这个计划是真的吗?”李安定有点意外的看着庄继华,庄继华点点头,然后解释说:“亚历山大太一厢情愿了,三个月后,日本人在缅甸的兵力不会低于十五万人。以英国军队的战斗力,日本人只需派出三万人便能阻止英国人,剩下的部队会全部投入到对我们的进攻,所以给她的信息要增加英国人的力量,有十五万至二十万英军,另外,英国海军也会投入到反攻中。”

    “如果这次情报再假,恐怕…..。”李安定犹豫下说,他已经明白庄继华的意思,庄继华希望日军在英国军队正面投入更多的兵力,让英军分担远征军的压力。但这样做有风险,连续两次情报错误,就算纪妃香没发现,她的上司恐怕也会察觉。

    “不用担心,反攻计划是真实的,只在军队数量上有变化,这种误差在作战中经常出现,不会有什么可怀疑的,恐怕到后期,我们还可以做出调整。”庄继华说。

    李安定点点头,随后又说:“腊戌最近来了不少人,那个叶絮菲也来了,”李安定提醒道,他的意思很清楚,叶絮菲来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纪妃香,而叶絮菲的记者身份让她可以到处走动,监视非常困难。

    “有人盯着她吗?”庄继华稍微迟疑下,这个叶絮菲从徐州就开始就在他身边晃悠,几年下来,居然还在身边晃悠。

    李安定给出肯定答复,庄继华思索会说:“还是不动她,看来日本人对纪妃香情报和联系都不是很满意,需要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