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5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5节 (第2/5页)

栋一线,采取运动防御方式抵御日军;以五十八军和五十四军守御中线腊戌,采取大纵深防御。东线和中线的底线均是中缅边境。

    在最关键的西线,这里是至关重要的缅西北,必须坚守的地方,庄继华提出的方案是集中主力五个军,以三个军守御茂汉和八莫,其余两个军在密支那集结准备反击。

    史迪威对这个方案只提出了一个问题,英军的作战任务,英印第七师调走后,英军在缅西北还剩下第五印度师,这支部队是从中东战场调来的,目前守在密支那。

    俞济时认为英军可以参加最后的反攻,或者退到印度。史迪威听后,忍不住摇头,庄继华虽然走了,但中国将领依旧不肯相信英国人。

    白崇禧却认为这个方案有个很大的漏洞,东线实在太弱,六十六军无法阻挡日军的攻击,势必向国内后撤,日军一旦越过萨尔温江(即怒江)即可包抄中线我军后路,所以腊戌阻击战就达不到消耗日军的目的,所以有必要向东线增兵。至少增加一个师,以增强东线的防御兵力。

    不过白崇禧没有从西线抽调兵力,而是从国内抽调,将滇西滇中的四个保安团组成新编179师,交给六十六军张轸,同时为协调整个战线,让副参谋长龚楚率领一组参谋到东线协调指挥。

    西线作战,白崇禧认为阻击兵力太多,缅西北河流众多,山高林密,从南向北进攻,只有三条路线,一条是经茂汉莫宁,从正面进攻密支那;另一条经八莫沿恩梅开江而上,从东南进攻密支那;最后是从钦敦江和乌尤河之间的狭长地带北上,绕到密支那西北,从背后攻击密支那。但这条道路艰险异常,几乎没有正常的道路,只有一些马帮道。

    “腊戌战后,饭田祥二郎决不敢再冒险,”白崇禧坚决的分析道:“他一定会走八莫,攻克八莫就可以割裂东线和中线,东进可以包抄腊戌侧后,西进可以攻去密支那。所以他的主力必定攻击八莫,所以我军必须要以最强的兵力守御八莫,我看将一零三军放在这里,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消耗日军的可能。”

    一零三军战绩卓越,是目前远征军公认的最强部队。不过俞济时却不赞同,他承认白崇禧的分析没有错。但却不愿将一零三军投入到阻击战中消耗掉。

    “让新八军守八莫,新八军在腊戌战役中便是打阻击,石坚兄也擅长打阻击。”俞济时说:“孙立人擅长攻击,用新八军肯定比一零三军强。”

    白崇禧没有坚持,新八军在上次战役中一战成名,他们以一军之力阻击四个日军师团,虽然自己损失极大,但也创了三十五师团和三十三师团,俞济时选择他们,也没有什么错。

    对英军,白崇禧认为也可以用,用在反攻或追击中,他建议史迪威与亚历山大协商,让亚历山大将英军指挥权交给史迪威,将第五印度师放在密支那西北。

    日军在十月中旬开始行动,很显然,中国军队的部署没有瞒过饭田祥二郎,饭田对薄弱的东线没有多大兴趣,仅仅派出重建的五十六师团越过缅泰边境攻击六十六军,与六十六军相持在景栋以南。

    五十五师团、四十六师团和十八师团组成中线攻击兵团,仍然由十八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指挥,沿上次攻击路线直取腊戌,打开通往滇西的大门。

    而主力四个师团(71、51、40、33)在他亲自率领下直扑八莫。余程万再度受命坚守八莫,缅北战役正式打响。

    缅甸战火正热,蒋介石也在重庆开始动手。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庄继华和李之龙同时离开重庆,这还是重庆的两大核心同时离开,蒋介石认为这是庄继华给他的信号,表示同意改组重庆行政和党务。

    首先改动的是重庆党务系统,出身西南开发队的重庆党部主任管志高被调离,陈立夫派李彦国接任党部主任,重庆十六县的党部主任有三分之二被调离,县长有一半被调离。

    在得到蒋介石的默许后。陈诚又开始调整云南的党务系统,冯诡被调离,陈立夫的亲信张进云接任,但陈立夫没有调整四川省党部主任。

    这一系列动作让出身西南开发队的重庆官员纷纷自危,同时又非常不满,合川党部主任辛一贯拒绝交权,声称他是经过竞选,由合川所有国民党员选举产生的,重庆党部无权将他免职,而且也不能以任命的方式产生县党部主任。

    辛一贯的举动得到重庆周边十六县的所有党部主任支持,四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