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5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8节 (第3/5页)

件事上,他认为史迪威操之过急。鄂北战役开始后,胜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史迪威的心里也就越来越急。为了逼迫蒋介石同意尽快在缅甸展开反攻,他不惜动用手中权力,以削减美援物资和武装十八集团军相威胁,这无疑激化了与蒋介石的矛盾。

    “委员长,史迪威将军正全力以赴训练远征军。”布雷恩的回答有些软弱无力。

    “希望如此。”宋美龄含笑冲他点点头,不过话里的含义却远没有这么轻松。

    正当威尔基准备告辞的时候,林蔚又掀起了波澜:“威尔基先生,鉴于史迪威将军这样急于反攻缅甸,我们希望他能专注于东南亚军事,请罗斯福总统再派一个美国将军来担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空气顿时有一丝火药味,威尔基完全没有想到,中国方面虽然说得委婉,但含义很明确,我们希望史迪威离开。他们如此快的便提出更换人选,这也让他意识到史迪威和蒋介石的关系已经完全破裂了。

    对于史迪威,蒋介石已经忍无可忍,在前世,看在美援物资的基础上,他忍下来了,可现在,他不想忍了,当史迪威提出武装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时,当他把原本属于中国的物资转交给英国人时,蒋介石便决定赶走他,正好鄂北战役胜利,为他提供了一枚重要砝码。

    “我会把委员长的意思向总统报告。”威尔基不痛不痒的答道,然后他不想就这样屈服,于是又开口道:“总统很关心贵国国内的情况,总统很想知道,贵国国内的政治状况,特别是与gcd的关系。”

    蒋介石淡淡一笑,返回自己的座位,坐在一遍很长时间没开口的陈布雷说:“非常感谢罗斯福总统的关心,我们国内的情况很好,各地均在实行社会改革,湖南广东陕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都在大张旗鼓的推进社会改革,委员长除了领导战争外,还在领导一场社会**。”

    “对于贵国的社会改革,高斯大使已经向总统汇报了,他认为能和罗斯福新政相提并论。”

    实际上陈布雷的话有些夸大,湖北湖南江苏河南在进行社会改革不假,陕西只是刚刚开始,广东福建还在筹备阶段。

    罗斯福新政,蒋介石知道一点,美国人的评价好像褒贬不一,不过看威尔基现在的样子,这是个很高的评价,可熟悉的美国的宋美龄来说,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评价。

    “不过,总统听说,中国组建了一些新政党,这些政党正式提出组建联合政府,我想请问下委员长,您是什么观点?”威尔基说。

    目前国内政治形势可不像战场上那样好,而是暗潮汹涌。经过数年酝酿,青年党、国社党、救国会、职教社、乡村建设派,共同组建了中国民主政团。春节之后,第三党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以李济深为会长,邓演达为干事长,章伯钧为组织部长。

    随着各民主党派的成立,gcd顺势引导,联合这些党派在参政会中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议案,这个议案被蒋介石毫不犹豫否决了。

    “所谓联合政府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陈布雷神态稳定:“国民政府现在实际上已经是联合政府了,政府中有各党派人士,包括中共人员,比如周en来和叶j英,此外象张澜、罗隆基这些对政府有不同意见的,都在政府任职,所以我们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提这样的议案,这完全是忽视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

    威尔基略微皱眉,在美国人看来,民主政治才是最好的政治制度,组建联合政府可以笼聚人心,对战争有利,于是他放缓口气说:“可总统希望,在战争期间,贵国国内政治保持稳定。”

    这是个警告,委婉的警告,蒋介石脸色阴沉,民主党派成立后,要求改组政府的呼声高涨起来,周en来在两党谈判中也提出政治改革要求,此外在冀察战区,河北和察哈尔,两党冲突又开始上升,高树勋的新八军在冀南站不住角,退过黄河,进入豫西北,与当地的中共冀鲁豫部队有小规模冲突,为了配合与gcd的谈判,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在陕甘宁边区集中了十多万军队,威胁延安。很显然,威尔基指的是这个。

    蒋介石心里很是憋屈,不满和耻辱,在他看来这是中国内政,用不着美国人来指手画脚。宋美龄注意到他的情绪波动,生怕他做出不理智的回应,便抢在他前面答道:“目前国内政治形势虽有波澜,但总体来看还是很好的,军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