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8节 (第5/5页)
示必须加大宣传,团结更多的民主人士,推动成立联合政府。 接到中央电报后,周en来连续拜访了黄炎培、张澜等人,董b武、博古、邓y超频繁出席群众集会和各种政论会议,高调宣传联合政府,新华日报也连续刊登关于联合政府的文章,指出中国未来的道路必然是民主政治,而不是**专制。 前两天,梅老爷子生病,没能出席参政会,周en来这便来拜访。梅老爷子现在的身份有些微妙,他是宋美龄的叔父,又是庄继华的支持者,和南洋华侨联系紧密,陈嘉庚等都是他的朋友,此外,他对gcd也很有好感,曾经主动访问延安。 “梅小姐这些天在家恐怕憋坏了吧,”周en来微笑着看着梅悠兰。 梅悠兰嘴一撅还没开口,梅老爷子便笑着说:“这丫头,就是不肯好好在家陪陪我,整天到处乱跑,一个大姑娘家家的,老这么野,怎么嫁得出去。” 梅悠兰已经是快三十的大姑娘了,可依然小姑独处。周en来淡淡一笑:“老爷子这可多心了,据我所知,追求梅小姐的可以从精神堡垒排到上清寺。” 其实梅悠兰的情况在很多人眼中根本不是秘密,就算蒋介石宋美龄也非常清楚,只是大家谁也不揭破。 梅老爷子轻轻拍拍正在肩上的小手,叹口气:“这孩子,…” “周先生,您不知道,”梅悠兰不想谈这个话题,这几年,老爷子一直把她栓在身边,目的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此刻见他们谈到自己,连忙把话题岔开:“爷爷呀,就怕把我丢了,现在的我的渝州晚报,销量下降好多,你们的新华日报都快赶上来了。” “呵呵,”周en来忍不住笑起来:“新华日报要赶上你的渝州晚报还需要努力。” “最近你们新华日报上刊载的关于联合政府的文章不少呀。”梅悠兰说。 “联合政府是未来中国必然的政府组成,是中国民主的一大进步。”周en来正色说:“未来中国应该是民主的中国,实行联邦制,承认各政党的合法地位,各政党和平竞争。” “贵党的根据地也采取这种方式吗?”梅悠兰的记者精神发挥出来,提出的问题开始尖锐起来。 “当然,我们在敌后的各个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早已经实行了这个方式,比如,陕甘宁边区,我们实行的便是三三制,三分之一的左派人士,三分之一的中间人士,我党只才有三分之一的名额。”周en来正色道。 “据我所知,贵党在政府之外,还有个平行的机构,叫党委,这个党委才是地方行政的最终权力,政府必须听党委的,如果实行联合政府,那贵党的党委将处于何种地位呢?”梅悠兰又问。 “党委可以只管党的组织,政府管政府的事情,这在分工上很明确。”周en来淡淡一笑,毫不介意梅悠兰的尖锐,只是平静的解释道:“在现阶段,我们的政府组织还有很重我党痕迹,这是因为,目前是战争时期,而且我们对国民党还不是很放心,所以党委对行政也有所干涉,可一旦实行联合政府,党委就势必不能再干涉政府行政,只能管党内的事。” “悠兰,别弄得象专访似的,”梅老爷子略微皱眉,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周先生,联合政府我是支持的,但我认为现阶段就追求联合政府,势必引起政治动荡,对抗战有利吗?” 没等周en来答话,梅老爷子便接着说:“现在前方战况激烈,鄂北战役已经发展到关键阶段,这个时候,政治上一旦产生风波,势必影响前线的军心士气。所以我在参政会中投了反对票,我认为联合政府问题可以在战后再谈。” 周en来微微皱眉,这恐怕是庄继华的意思,他对庄继华越发迷惑了,之所以重视梅老爷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和张静江实际上是庄继华在参政会的代表,他清楚梅云天那设有电台,可以直接与庄继华联系,梅老爷子的表态很可能就是庄继华的态度。 “老爷子,这话我可不赞成,”周en来摇头说:“实行联合政府,团结全国各阶层人士,更有利于抗战。” “目前战争的形势不错,政局最好还是保持稳定。”梅老爷子没有松口,联合政府一经提出,庄继华便有电报,认为联合政府是保持战后局势稳定的一个方法,但现阶段,还不是时候。现在提出蒋介石肯定反对,这样势必会造成政局动荡,对战争不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