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7节 (第2/6页)
行,小山稳重。做事有条理,这个党部主任还不是小菜一碟。” 庄继华轻轻摇头,他不认为王小山是当党部主任的人选,他坚持认为王小山还是适合间谍特务这一行,他办事沉稳,思虑周密,眼光独到而敏锐,这正是一个优秀特工必备素质。而他在理论上却依然是个三民主义门外汉。 李烈钧对重返云南很是兴奋,住进五华山后,没有休息就与庄继华来商议云南地施政方针。蒋介石在他去云南之前,特意把他从南京请到南昌见面,当面交代云南施政要与西南开发相配合,因此一定要与庄继华商议。 李烈钧本质上还是个军人。对民政并不熟悉,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想以自己的方式建设云南。他一开口就提出发展工商业,开拓交通,兴办学校,缩减军队、整顿吏治等五大条;庄继华默默的听着,一边的云南财政厅长陆崇仁,云南民政厅长李培天、教育厅长龚自知、秘书长冯诡、警备司令杜聿明、副司令卢汉、张冲等人都拿眼看着庄继华,虽然庄继华没说过他的治滇策略,但他们都知道他肯定已经有方略了。重庆的发展有目共睹。所以他们也想知道他地方略到底什么。 等李烈钧说完之后,庄继华感到有些为难。李烈钧太急了,事先没与他商议,他的治滇策略与他的相差比较大,有些地方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可就这样反驳回去,他担心李烈钧的面子上会受不了,因此他踌躇起来。 “我来之前专程去南昌见过委员长,”庄继华的态度当然瞒不过李烈钧,他毫不在意的对庄继华说:“委员长交代,云南要纳入西南开发计划中,施政要与西南开发相配合,文革,你有什么想法就尽管说,重庆四年巨变,民政你也同样擅长。” 庄继华缓缓开口道:“烈公过誉了,您是我党元老,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今天刚到,是不是休息一日,明天我们再商议。” “哎,文革,有什么说什么,有不同意见就说,只要你说得对,我自然采纳。”李烈钧知道他肯定是不同意自己的策略,他还是不以为意地挥挥手。 冯诡知道李烈钧犯错了,蒋介石让他来的目的是让他当个菩萨,为庄继华充当前台,可他却把自己当做主人了。看庄继华有些出踌躇,以为他心里不高兴,便连忙插话道:“烈公,我看文革说得对,您老还是先休息,这些事情我们明天召开个专题会议再商议也不迟。” 李烈钧哈哈一笑,爽快的一拍沙发说道:“我一点不累,冯秘书长,我们现在先议议,然后再开会,倒是也就不容易出现差错了。” 冯诡还要再劝,可庄继华这时已经想通了,他开口说道:“既然如此我就说说的我的想法。” 庄继华这一开口,原云南省政府地人一下就有兴趣了,庄继华在重庆的作为也早就传到云南,他们想知道,庄继华的传说到底有几分真实可信。 “委员长说云南纳入西南开发范围,可西南开发到底是什么呢?恐怕在诸位并不清楚,我先解释一下,然后云南该怎么发展大家自然就清楚了。”庄继华郑重的说,他把当初对中日关系的判断,如何以西南开发掩护备战择要要说了一遍。他的话让在在座地人除了杜聿明等原开发队成员外都大吃一惊,连李烈钧都感到震惊,他没想到这对师生瞒了全国的人,背着骂名,花大力气在四川默默备战,这让他对蒋介石的观感顿时改变,并隐隐生出一丝愧疚。为以前对蒋介石的指责感到惭愧。 “按照当初地判断,中日战争会在两到三年之内爆发。当然这只是估计,我们希望越晚越好,可我们在行动上却必须以最危险地方式为准,”庄继华说:“重庆已经建了几十家工厂,一个初级的国防工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但说实话,这个体系地基础很薄弱。禁不起风吹雨打,而且战事一起,最最乐观的估计也只能保证全国一半地部队的供给,要是能再给我五年时间就好了。” 庄继华叹了口气接着说:“所以云南的施政方略必须以战争为考量,所以我的意见是大力发展交通,特别是滇西通往缅甸的交通,战争一旦爆发,中日间实力上的差异。日军在初期必然占上风,我们很可能都要丢掉包括武汉在内的所有东部中部地重要城市、港口和交通要道,那是我们对外联系的主要通路就是云南,而缅甸的仰光将是我们的重要港口,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条公路可以通到缅甸。因此云南施政的第一条就是发展交通,首要任务就是修通滇缅公路和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