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33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0节 (第2/4页)

要情报,华中方面军决定在五月下旬向津浦线南路发起进攻,总兵力四个师团,请立刻通报先生。”

    求月票支持............

    新的一月了,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二章津浦路防御战第五节友人(一)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二章津浦路防御战第五节友人(一)

    繁盛的春天魔术般的将大地变得色彩缤纷,田野里勤劳的农夫在忙碌,三个多月短暂的和平似乎让人们忘记了大地上正在发生一场激烈的战争。徐州城内的人群渐渐多了起来,早先逃走的居民又有些回来了,原来有些惶恐的神色被一遍安宁代替。

    但军人却知道这只是假象,日军越长时间没动,那么一旦动起来,就会是一场大战,其中必定惨烈异常。这些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军人更加敏感,他们从部队调动中就感到大战即将开始。

    “情报不够详细,但大致情况清楚,”庄继华对李宗仁说:“第三师团,九师团,六师团一零六师团,大致分两路一路走苏北,兵力大约一个师团,主攻方向为淮南,兵力为三个师团。”

    大泽传来的情报并非直接情报,就是说并非日军的作战部署,而是日军的后勤,兵力集结地,情报探查方向。一零六师团集结在镇江,第三师团集结在芜湖,第九和第六师团集结在南京浦口地区。南京集结的日军很有迷惑性,这两个师团既可以向左走,也可以向右走,但日军集结的后勤以及情报探查方向却暴露了他们的企图。

    李宗仁点点头表示同意庄继华的见解,但他的神情却有些忧虑,南线兵力部署是按照日军来两到三个师团布置的,现在日军兵力比预测的增加了一个师团,南线兵力就显得比较薄弱。

    “文革,看来南线要增兵,二十.二集团军全军调往南线。”李宗仁提出了他的办法,庄继华想想后点点头,南线若挡不住日军,北线的一切部署都是空话。

    可二十二集团军调走后,临沂方.向就暴露出一个空当:“等五十九军到后,增强到临沂方向。”

    除非放弃北翼反击,将四十九.集团军增强过去,否则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无论庄继华还是李宗仁都不愿放弃北翼反击,北线日军的情况还不清楚,不过南线日军兵力比预想的要多,那么北线日军也完全可能比预想的要多。

    “最好让庞炳勋,抽调有力一部,最少两个团,驻防临.沂。”徐祖贻补充道。

    在场的几个高级将领神色都充满忧虑,北线日军.的情报还不明显,滞留江南的日军第五师团没有出现在南线日军攻击名单上,这支部队会出现在那呢?

    漫长的海岸线,到处都是日军登陆点;李宗仁看.着地图,默默的算计,感到兵力还是不足,南线的兵力配置左重右轻,右翼的三个军,只有于学忠的五十一军战斗力稍强。

    “命令五十一军移防海州,十一集团军移防淮安。”

    李宗仁从左翼.调走一个集团军,不过左翼的防御却没有削弱,二十二集团军的战斗力要超过十一集团军,而且,二十二集团军是整整三个军,十一集团军只有一个三十一军。

    “把敌情通报李品仙司令官,告诉他,要做好迎战三个日军师团的准备,必要时可以放弃蚌埠,但不准将日军放过淮河。”李宗仁神色严厉。

    情况开始迅速明了,战争机器开始运转起来,中国军队的迅速调动,特别是十一集团军大张旗鼓的向右翼移动让日军认为中国军队更看重右翼防线。

    北线的情况也陆续传来,三个日军师团和两个旅团在沧州德县集结,十四师团在磁县邯郸一线集结,这里集结的日军肯定是对一战区的牵制性部队,用不着五战区担心,真正让李宗仁和庄继华操心的是沧州集结的三个师团两个旅团。

    战争的空气越来越浓,连市民都已经感到那股沉重的气氛,徐州的空气中开始有了火药味,这个火药味在驱逐市民离开的同时,又吸引了不少喜爱战争的人到来。,

    大批中外记者赶到徐州,梅悠兰也再次来到徐州,这次她是与一伙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一同到来。

    梅悠兰是在武汉遇上的史迪威率领的观察小组,当时她正准备与欧美记者一同到徐州,而史迪威的观察小组也要到徐州,华盛顿观察家报的韦伯与史迪威相熟,双方便结伴而行。

    梅悠兰则抓紧时间采访史迪威:“史迪威先生,您对此次津浦线作战的前景如何看待?”

    “这个问题,您应该去问李宗仁将军。”史迪威的回答很圆滑。

    “那么如果你指挥这场战争,您认为结果如何?”梅悠兰没有放弃,而是换了个方式问道。

    “no,no,”史迪威微笑着一挥手:“作为军人,在战斗结束前是不能评价另一位军人的指挥,军人也不能靠想象打仗。”

    梅悠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